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医药政策 > 正文

医药政策

白血病是绝症吗(白血病)

安心医药2023-11-13医药政策109
一、白血病的早期症状优质回答举报症状1.发热发热的主要原因是感染,可表现各种热型,常见于呼吸道、泌尿系、肛周等,往往感染灶不明显,严重者可致败血症。一般而言,中性粒细胞小于1.0×109/L时感染机

一、白血病的早期症状

优质回答举报

症状

1.发热发热的主要原因是感染,可表现各种热型,常见于呼吸道、泌尿系、肛周等,往往感染灶不明显,严重者可致败血症。一般而言,中性粒细胞小于 1.0×109/L时感染机会中度增加,小于0.5×109/L时感染机会显著增加,当小于0.1×109/L时几乎都有严重感染。由于粒细胞的趋化、游走、吞噬、杀菌功能降低,在感染时不产生正常的充血、红肿的炎症表现,且感染极易扩散。由于化疗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等而加重了免疫功能的紊乱,免疫球蛋白合成减少,血清中调理素、抗体缺乏,使机体对具有荚膜的细菌如:肺炎双球菌、流感杆菌的防御能力减弱,患者易发生广泛的各种病原体感染如沙门菌、结核杆菌、军团菌、病毒、卡氏肺囊虫等及皮肤粘膜感染及住院病人交叉感染。肺炎、绿脓杆菌败血症等是白血病的主要死亡原因。

2.出血出血部位可遍及全身,以皮下、口腔、鼻腔为最常见。颅内出血、消化系、呼吸道大出血可致死亡。血小板减少是出血的重要原因,尤其在(20~10)×109/L以下时极易出现严重出血;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与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容易并发播散性血管内凝血,可表现为多部位出血,皮下大出血,极易出现颅内出血而死亡。由于大量的白血病细胞在血管集聚停滞,损伤小静脉、小动脉的内皮,可引起局部严重的出血。感染细菌的多糖体有抑制凝血作用,因此感染常合并出血,抗白血病药物如氨甲喋呤、强的松、门冬酰胺酶等,可引起肝损伤以及胃粘膜溃疡出血等。

4.贫血患者在早期即可出现面色苍白、心悸、乏力、浮肿等。贫血原因是白血病细胞恶性增生,干扰幼红细胞的增生,并使其对红细胞生成素的反应降低,无效性红细胞生成,出现隐性溶血。使用抗白血病药物如阿糖胞苷、氨甲喋呤、柔红霉素等干扰核酸代谢,使幼红细胞巨幼变,而加重贫血。

体征:

1.肝、脾、淋巴结肿大这是白血病常见的体征,急淋初起约50%的患者有淋巴结肿大,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中以M5发生淋巴结肿大者多见。由于肝脾的肿大可引起食欲减退、腹胀、乏力、消瘦等。急性白血病中,急淋为显著,少数急非淋白血病也有轻、中度肿大。

2.神经系统的体征由于化疗药物不易透过血脑屏障,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成为突出的问题。白血病细胞浸润临床症状,有的与脑瘤症状相似。若浸润脑膜者,症状类似脑膜炎,如颅内高压、头痛,恶心、呕吐、视乳头水肿、视力障碍等。脑脊液可查到白血病细胞,蛋白质正常或轻度增加。白血病细胞浸润颅神经、脊髓,临床可见口眼歪斜、眩晕、截瘫、大小便失禁等。半数以上的患者可有脑电图改变。病情严重者可出现昏迷,甚至死亡。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可发生在白血病活动期或缓解期,尤其是儿童急淋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可高达36%~83%.

3.骨骼和关节的体征急性白血病多有胸骨压痛,这对诊断有一定意义。白血病细胞浸润破坏骨皮质、骨髓和关节,关节痛多见于儿童,肢体骨骼痛多见于成人急淋。

4.口腔及皮肤的体征白血病细胞浸润口腔粘膜,表现为齿龈肿胀或巨舌,这多发生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及急粒。单核细胞白血病,常伴有继发感染、出血、口干燥症等。白血病细胞浸润皮肤,表现有皮疹及淡紫色小丘疹、结节、斑块和溃疡等。活检皮肤印片有诊断意义。非特异性皮肤表现尚有荨麻疹、带状疱疹、瘙痒、多形红斑等。

5.心肺的体征白血病细胞对心脏的浸润,多见于心包,偶有心肌炎、心包炎、心力衰竭的表现。有报道发现60%以上严重白血病均有肺部浸润,尤其是急粒-单核细胞白血病多见。肺部浸润并发感染,在X线片上酷似结核,有时可出现胸腔积液。临床有发热。咳嗽、咯痰、胸闷、气短等。

6.性腺白血病细胞浸润睾丸,在发病初期己约有2%。是中枢神经系统外的第二个髓外复发部位。急粒、急淋、淋巴瘤的白血病期发生睾丸浸润者分别为3.7%、7.4%、23.5%。睾丸被浸润可无明显症状,可呈单侧或双侧弥漫性肿大、质硬、不透光,可经局部穿刺或活检证实,个别白血病患者有阴茎异常勃起,可能与海绵体内白血病细胞栓子有关。多见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卵巢白血病症少见。

7.绿色瘤绿色瘤常见于儿童及青年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临床可见眼眶骨膜下不对称的突眼症,其次见干颞骨、鼻骨、胸骨、肋骨、骨盆等结节肿块,骨髓腔内,乳腺、肝、肾、肌肉等也可累及。绿色瘤浸润之处皆呈绿色,其绿色是由于含大量骨髓过氧化物酶所致。

8.其它部位胃肠道:约有25%患者在确诊白血病时已发生白血病细胞的浸润。临床症状有腹痛、腹泻、胃肠道出血、阑尾炎、肠梗阻等;泌尿系被浸润主要症状是血尿、尿路感染等症。白血病细胞浸润甲状腺、胰腺,并发糖尿病或低血糖等症。

体检:贫血貌及胸骨压痛,肝、脾、淋巴结肿大的体征

76|热心网友| 2013-08-05 18:38

二、白血病有些什么症状

一、反复发热

人体之所以能够抵抗外来病原体,主要是因为白细胞的存在,但如果身体患上白血病,人体内的白细胞含量会异常升高,而这些异常升高的白细胞就是恶性肿瘤细胞,它们对身体抵御外来病源,白血病人是非常虚弱的,任何外在的小病毒都会加重白血病人的症状,使身体很容易受到感染,出现发热现象,也很容易导致其反复发生。

二、贫血

白血病归根结底是一种血液疾病,许多人在患上白血病之前,都会有轻微或严重的贫血症状。白血病的贫血症状非常明显,多事病人出现面色苍白,会有心悸、气短的情况,严重者还会引起下肢严重水肿的现象,。因此如果经常出现无缘由的贫血的情况,一定要引起重视,需要警惕是否是由于白血病引起的。

三、关节痛

白血病的一个典型症状及时关节炎持续疼痛,不要仅仅误以为是关节炎引起的。由于白血病在发展过程中,骨骼被浸润,骨骼和骨膜在不断被白血病浸润的过程中,疼痛表现明显。这种疼痛现象非常明显,甚至会出现走路困难等症状,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时就医。

四、淋巴结增大

白血病的主要症状表现之一,就是淋巴结增大,大多数患者会出现在腋下、颈部及腹股沟部位淋巴结肿大,病人也会出现骨关节疼痛,急性白血病患者在胸部等部位会出现疼痛现象,其它关节、骨骼部位也会出现隐痛现象。

三、白血病是由什么引起的,能治好吗

【白血病是怎么来的?】家长们请不要再让你的孩子喝太多饮料了!看完下文您就明白为什么了。得了白血病,最常见的治疗是换骨髓。你知道换了以后人还能生存多长时间吗?白血病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我们在这里结合大肠的功能给大家分析一下。大肠在人体的第一个功能就是吸水,供养全身的水分,吸水的同时大肠还会蠕动,这是大肠的第二个功能。大肠一边吸水后,一边通过蠕动将残渣运到肛门是24小时左右。这里就会出现常见的一个问题:大便干燥。大肠在人体中是很重要的,大肠所吸的水要给肾脏造血用。血液中有95%是水,这些水就是靠大肠吸收供给肾脏的。这意味着有一种特殊的病例是由大肠这种吸水功能失常所造成的,那就是白血病,很多小孩子最容易得这种病,主要原因是小孩子最喜欢喝饮料。很多小孩子的白血病,尤其是七、八岁小孩得白血病的就是因为大肠功能失调造成,其实这是现代社会的文明病。很多家长不懂得这些知识,以为饮料有营养,光让小孩喝饮料,不喝水。劝大家尽量让孩子少喝饮料,因为99%的饮料中都含有一种化学成分:甜味素,这是最可怕的。大家想想,白血病是怎么来的?大肠吸水后给肾脏造血,正常的血液中95%是水,人体中水分又占60-70%,这水是从哪里来的?全都是喝进来的。现在的家长好像有一点钱,就有一种暴富心理:我们家孩子从来不喝水,都是喝饮料。如果孩子长期不喝水,只喝饮料,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肾脏造血需要水,如果不喝水只喝饮料,那么饮料中的甜味素就会随着大肠吸收到肾脏,由肾脏送到骨髓造血。微量的甜味素在人体机能正常的情况下,可以随尿液排泄出体外,但大量的甜味素进入人体后是很难降解的,它会随着水分通过肾进入骨髓,就像塑料袋一样堆积在里面。大家知道,塑料袋如果埋进土里,过上一百年它还是不能分解的。大家想想骨髓是怎样的,可以到超市购买一块骨头,打碎就会发现里面是网状的。如果甜味素总是挂在上面,就会将骨髓的网堵塞了,骨髓造血的功能就会受影响,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是障碍性贫血,也就是白血病。一次在讲课的时候,有个大爷问了一个问题,说七、八岁的小男孩各个关节部位都长肿瘤,问我是怎么得的?我就跟大爷说:“你是让我说实话呢,还是说假话?”“你说实话吧。”我问他:“孩子是不是光喝饮料不喝水?”这个大爷一屁股坐下不说话了——爷爷带着孙子别提多宠爱了,小孩要什么就给什么。无知的爱就是害啊!我们的骨髓造血后产生的垃圾是要排泄出来的,老是给孩子喝饮料,大量饮料中的防腐剂等化学物质是人体排泄不掉的,这些垃圾会堆积在骨头的角落中。因为这个时候人体的肾已经因为长期过滤这些化学物质,变得很虚弱了,影响到骨头,骨密度就低了,这些垃圾长期排不出去,就会慢慢从骨头往外渗出,最后就堆积到各个关节部位,这就是所谓的长骨瘤,就是这样简单。以前中国人太穷了,吃了很多苦,现在经济发展很快,大家有了点钱都想给孩子最好的,但是没知识,不懂得什么才是真正的好东西,最后把自己的孩子给毁掉了。有时候在马路上和各种媒体中,看到很多家庭没有钱给孩子治病,呼吁大家捐款,大家是不是觉得非常可其可恨之处!大家没看到孩子的病是怎么得的,七、八岁的孩子为什么会得这个病呢?怎么会光喝饮料不喝水呢?不就是家长把孩子宠出来的吗?可怜的孩子往往是因为有这样可恨愚昧的家长,才造成以后巨大的痛苦。还有人说白血病是遗传的,但是你想想,得了这病的人连血都不够了怎么还能生孩子?大家了解多点健康常识有好处。

求采纳

四、白血病的历史

白血病,1847年,由国病理学家鲁道夫·魏尔啸(Rudolf Virchow 1821~1902)命名。

资料来源:请搜“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儿童白血病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是一个电子资料,得用专门软件,我没下。

1、白血病的命名

白血病的命名是根据血液中出现了异常的细胞是白细胞而得名,并不是血液变成了白色血液。

这是因为人体血液中主要成分是由红血球组成,红血球是由红色的血红蛋白构成,人的血液中红血球的拥有量是白血球的500至1000倍,即使白血球异常增加几倍或几十倍也改变不了血液的红色。

?白血病被发现被定名时间并不很长。

19世纪中叶,随着显微镜技术的进步,医学家对白血病才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最初法国医生多奈观察到某些病人出现原因不明的贫血、懒散、倦怠、发热、牙龈和皮下出血以及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的现象,在他们的血液中都会发现有大量的无色细胞团。

由于这些病人体质越来越弱,不久都会死亡。

当时人们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什么疾病。

受当时法国占主导地位的临床学派的影响,多奈等人没有在临床观察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探讨。

到了1847年英国医学家本尼特和德国医学家维尔肖几乎同时指出,这种特征为血液中的白细胞及其幼稚细胞的异常增生是一种血液疾病。

当时维尔肖称之为白血病,本尼特称之为白细胞病。

?

本尼特在苏格兰爱丁堡大学医学院毕业后,在法国著名医生多奈指导下工作了两年,在这期间他注意到多奈正在对白细胞在造血细胞中无限增生进行深入研究,回国后他也深入地进行了研究,并明确指出这是一种特殊的疾病。

但是在解释白细胞来源时,他错误地认为是来自浓血细胞,而德国医学家维尔肖正确地指出了白血病的直接原因就是白细胞数量在造血过程中的无限制增加。

2、现代医学对白血病的认识:

现代医学已经能够清楚地认识白血病、解释白血病。

其实白血病并不是一种单一的疾病,而是一类疾病,也就是说白血病有多种多样。

维安肖当时即指出白血病至少有两种,一种是以脾肿大为特点,另一种表现为淋巴肿大;19世纪末德国医生爱拔斯坦又将白血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到20世纪医学家对白血病有了更深的认识,认为白血病是由于造血细胞增殖分化异常而引起的恶性增殖性疾病,它不仅影响骨髓及整个造血系统,并且侵犯身体其他器官。

主要表现为贫血及皮肤、牙龈、鼻腔等出血或便血、尿血、反复感染,白血病细胞浸润各组织、器官引起的相应症状,如浸润皮肤可引起结节、肿块;如浸润中枢神经系统则会出现头痛、呕吐、视力模糊;浸润到脾、肝、gao丸则会引起肿大等等。

3、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发现与命名

80年代初,美国的Gallo实验室和日本的Miyoshi实验室分别从成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ATL)病人外周血培养的T细胞中分离出一种反转录病毒,1982年日本Kalyanaraman报告一例T细胞变异的多毛细胞白血病患者,其血清和前者的有交叉反应,1983年在美国冷泉港的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讨论会上统一将前者命名为人类T细胞白血病病毒1型(HTLV-1),后者命名为HTLV 2型(HTLV-2)。

4、中医有关白血病的记载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

《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夫虚劳者,五劳六极七伤是也。

《千金要方·卷十二·吐血》:“犀角地黄汤,治伤寒及温病应发汗而不汗之内蓄血者,及鼻衄吐血不尽,内余瘀血,面黄,大便黑,消瘀血方。”

《景岳全书·杂证谟·虚损》:“凡虚损之由,具道如前,无非酒色、劳倦、七情、饮食所致。”“病之虚损,变态不同,因有五劳七伤,证有营卫藏府,然总之则人赖以生者,惟此精气,而病为虚损者,亦惟此精气。

气虚者,即阳虚也;精虚者,即阴虚也。”

《景岳全书·杂证谟·积聚》:“凡积聚之治,如经之云者,亦既尽矣。

然欲总其要,不过四法,曰攻,曰消,曰散,曰补,四者而已。”

《医宗必读·虚劳》:“夫人之虚,不属于气,即属于血,五藏六府,莫能外焉。

而独举脾肾者,水为万物之元,土为万物之母,二藏安和,一身皆治,百疾不生。”

5、从中医角度看白血病

白血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血液系统恶性疾病。

其特征为白细胞及其幼稚细胞(白血病细胞)在骨髓或其他造血组织中无自制能力地弥漫增生,浸润各种组织产生不同的症状。

国外自1845年起开始认识本病,至今虽已有一个半世纪,但病因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与遗传、病毒感染及某些理化因素(如电离辐射、苯、氯霉素、某些农药中毒)等有关。

国内外尚无特异的药物能彻底治愈。

西医采用联合化疗方法诱导缓解,但有明显的毒副作用。

有资料表明,我国白血病死亡率3~4/10万,预后较差。

中医无白血病这一病名,但类似症候在历代的一些医书中有所记载。

如《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中描述的“五劳虚极羸瘦”,《圣济总录·虚劳门》之“急劳”等。

而随着病情的发展,可逐渐形成“症瘕”。

因而,白血病可归属于中医学中“虚劳”、“急劳”、“症瘕”、“积聚”、“痰核”等范畴中。

现代约自1955年起就开始应用中医药治疗急性白血病。

此后,直至60年代,是我国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方法研究白血病的初始阶段,这一时期,临床资料及理论探讨文章不多,仅23篇,且多数属个案治疗经验。

多数的临床经验总结主要是在70~80年代累起来的。

70年代中,从中药中提取出的靛玉红、三尖杉脂碱等,经临床验证,对白血病疗效良好,是我国发现的治白血病良药,提示开发应用中医药对玫克白血病具有广阔的前景。

80年代报道病例数不断增多,至1990年为止,国内期刊共发表了有关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白血病研究的文章近200篇(包括5例以下的个案50多篇)。

据粗略统计,报道的总病例数有3000例左有,使研究不断向纵深发展。

如对白血病的病因调查研究和中医学探讨,从细胞动力学、免疫学指标、动物实验对照治疗和辨证分型与血象、骨髓及血、尿环核苷酸的关系等不同角度,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以探讨中医中药的治疗机理。

还有人系统地研究了15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脉象变化特点,认为脉象的变化与疾病性质、感邪轻重和正气盛衰有一定的规律,进一步完善了中医诊治白血病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从临床应用来看,用中药治疗白血病有两方面的倾向:?是根据已知中药对白血病具有明确的疗效,且本身毒副作用较小的特点,以中药为主进行治疗。

二是利用中药具有调整机体偏胜、降低化疗药物毒性的作用,以中药为辅,配合西药进行治疗。

据观察,中西药合用,疗效一般优于单用中药或西药,故临床上常以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为主。

此外,也有一些用气功、针灸、中成药治疗本病的零星报道。

用中医药治疗白血病虽已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但如何使治疗方案、疗效标准趋于统一、稳定,减少组方用药的随意性,提高中医药的疗效,除必要的文献研究总结外,还需要临床进一步作药物筛选,有效成分分析及剂型改革等等。

中医通过40年左右的经验积累,加之病因学的调查,其病因病机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精气内虚素体虚弱或长期偏食、早婚、房事不节、多次妊娠等因素致精血失守,损伤肾气,不能主骨生髓移精于脏腑,以致精气内虚,而成虚劳之体。

温毒内伏温毒之邪,侵犯人体,邪热壅盛,耗气伤血,正邪交争,中肾伤髓,导致耗阴夺精,阴损及阳,最终造成阴阳两竭。

七晴所伤情志太过与不及,均可导致气机不畅,气血失和及阴阳失调,从而造成机体的抗邪能力降低。

另外,情志因素作为一种致病因素,对已确诊的白血病患者可能造成第二次精神创伤,使病情加剧恶化。

白血病的发病过程大致有因虚致病、因病致虚、虚实夹杂三种,尤其是虚劳和温毒之邪,可互相影响,互为因果。

此外,血运不畅,瘀阻脉络,也是不可忽视的病机。

——————————————————————

补充一个资料:

1845兰根贝克(Langenbeck,B.R.C.von)发现放线菌。

贝内特(Ben,J.H.)初步报道白血病。

微尔啸(Virchow,R.L.K;)进一步描述白血病,微尔啸认为血栓是败血症的发病原因。

1827年Velpeau等描述了第一例白血病;1845年Bent和Virchow(微尔啸)各自将白血病作为一个独立病种来报道;1847年Virchow首先定义了白血病(leukemia),并随后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并于1856年将白血病分为脾型(splenic)和淋巴型(lymphatic)二型。

1976年FAB协作组提出急性白血病形态学分型建议,标志着急性白血病现代诊断与分型的开端。

180多年来,经过一代又一代众多学者的艰苦探索和大胆创新,人们对急性白血病病因、分型和治疗方法的认识不断深入,使它从不明原因的“不治之症”,逐步成为目前公认的由综合因素导致基因突变,骨髓干祖细胞异常克隆而发生的造血系统恶性肿瘤。

1946年6月,全球第1例化学药物治疗白血病获得缓解,开辟了白血病治疗的新纪元。

随着人们对急性白血病发病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治疗策略的逐渐完善、抗白血病新药的相继问世、各种化疗方案及支持疗法的完善、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应用等,急性白血病的预后已大有改观,白血病患者的缓解率明显提高,缓解期、生存期,特别是无症状存活期延长,相当一部分病人长期存活,甚至治愈。

近年来,经采用联合化疗、诱导分化、造血干细胞移植、生物和免疫疗法、支持疗法,以及中医药疗法等综合治疗,急性白血病的疗效不断提高,其完全缓解(CR)率可达70-90%,五年无病生存率(DFS)可达30-40%左右。

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化疗的多药耐药、化疗后支持治疗费用的昂贵、化疗强烈的副作用、干细胞移植技术尚不成熟、骨髓库资源贫乏及移植的严重并发症和高昂的移植费用等,致使现代医学治疗急性白血病的疗效受到很大限制,急需一种新的疗效好、毒副作用低、少耐药、成本-效益好的药物的问世,以改变急性白血病的治疗现状。

白血病是造血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同时也是对人类健康威胁最大的十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

全世界平均发病率约3.1/10万,国内发病率约为3~4/10万,占癌肿发病率的第6~8位,为十大恶性肿瘤之一。

本病发病人数男性多于女性,是儿童及青少年最常见、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

据国内1986-1988年的统计,其发病率为2.76/10万人口,约占癌肿总发病率的5%左右。

白血病是绝症吗(白血病)

安徽省儿童医院曾调查分析1992-2001年期间安徽省儿童医院收治的确诊白血病患儿的流行病学特征。

结果显示,132例病例中,年龄以1-5岁最多,占56.1%。

类型最多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L1型,50.76%),其次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15.9%)。

随着工业化现代化时代的相继到来,白血病的发病率还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如儿童白血病入院病例数年均上升2.42%(P>0.05),其中ALL病例上升趋势明显,年均上升9.1%(P<0.01);AML则呈下降趋势,年均下降10.5%(P<0.05)。

目前,急性白血病患者居血液系统疾病住院总人数之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