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边莲泡酒配方(大叶半边莲)
一、花的名称大全
矮樱、艾菊、芭蕉、白鲜、白芨、百合、薄荷、宝巾、宝绿、贝母、碧桃、滨菊、巢蕨、稠李、雏菊、春兰、慈姑、刺槐、刺桐、葱兰、翠菊、大蓟、大青、大薸、大戟、地肤、地锦、帝冠、吊兰、蝶豆、丁香、冬青、杜鹃、杜梨、甘薯、繁缕、肺衣、粉藤、扶桑、桂花、海棠、海桐、海芋、含笑、荷花、合欢、红花、红蕉、红桑、红蓼、花葵、花忍、花烛、黄蝉、黄翁、黄杨、黄芩、黄栌、黄橘、幌菊、火棘、鸡麻、继木、嘉兰、荚蒾、姜黄、角蒿、结香、金柑、金琥、锦葵、景天、菊花、菊蒿、卷耳、决明、款冬、葵菊、蜡花、蜡菊、腊梅、兰花、梨花、莲翘、铃兰、凌霄、柳兰、龙胆、芦竹、芦荟、绿萝、落葵、络石、马兰、玫瑰、梅花、米兰、魔芋、牡丹、母菊、木瓜、木棉、木香、木槿、泡桐、菩提、蒲桃、莕菜、蔷薇、球兰、瑞香、瑞云、砂仁、沙参、山茶、山柰、山查、商陆、芍药、蛇莓、射干、肾蕨、石榴、石蒜、石竹、石楠、石斛、蜀葵、水鳖、水苏、水仙、水芋、水蕹、睡莲、硕葱、丝兰、松霞、苏铁、酸浆、蒜松、桃花、田菁、铁兰、王莲、卫矛、文竹、翁柱、乌头、希稗、细辛、霞草、仙茅、襄荷、小檗、械葵、星球、杏花、旋花、雪松、岩芋、依兰、银花、银杏、银叶、樱草、樱花、迎春、油桐、雨菊、玉兰、玉竹、玉簪、郁金、郁李、圆柏、月桂、月季、云实、泽兰、泽泻、知母、珠兰、朱蕉、著草、紫荆、紫藤等等等等太多了
二、大叶蛇总管的功效作用 大叶蛇总管的介绍
大叶蛇总管,中药名。为唇形科植物显脉香茶菜Rabdosia nervosa(Hemsl.) C. Y. Wu et H. W. Li的全草。大叶蛇总管的功效作用有哪些呢?下面是我整理大叶蛇总管的功效作用的资料,欢迎阅读。
大叶蛇总管的功效作用
大叶蛇总管(中药材植物名:虎杖)(植物科目:蓼科)
大叶蛇总管(蓼科)
古籍名:虎杖《本草集注》。
植物名:虎杖。
生长环境:本品为多年生,灌木状,直立草本。生于山坡、路旁溪边、林荫地方。
分布:我国长江以南各省,广东连平、英德、高要等县均产之。
入药部分:根。
采集期:全年。
自采地点:山岗湿地。
性味:性凉、味苦。
功能:清热、解毒。
主治、用量和用法:1、热毒疮:干用为末,蜜糖调敷患处;2、蛇伤:干用5钱至1两,清水煎服;3、皮肤生蛇:干用5钱至1两,清水煎服,并将渣煎水外洗。
验方(治蛇伤方):大叶蛇总管5钱、七星剑3钱、鲗鱼胆草5钱、金锁匙3钱、半边莲3钱、一炷香3钱、蛇王草3钱、清水三碗,煎成一碗服。
(方解)方中蛇总管、鲗鱼胆草清凉解毒;金锁匙、七星剑、半边莲、一炷香、蛇王草均为祛风消肿,解毒止痛之药。合为治蛇咬伤内服之方。
(方歌)毒蛇咬伤蛇总管,鲗鱼胆草蛇王草,金锁七星半边莲,一炷香烧煎服好。
参考资料:《临床实用中药》功效:1、治毒蛇咬伤,清凉解毒,内外兼用;2、治蛇疮、脓泡疮,内外用;3、止损上痛;4、种此药可辟蛇。
又:民间用其根以制烟管,可防牙痛。
大叶蛇总管的介绍
大叶蛇总管,中药名。为唇形科植物显脉香茶菜Rabdosia nervosa(Hemsl.) C. Y. Wu et H. W. Li的全草。分布于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地。具有利湿和胃,解毒敛疮之功效。常用于急性肝炎,消化不良,脓疱疮,湿疹,皮肤瘙痒,烧烫伤,毒蛇咬伤。
入药部位
全草。
性味
味微辛、苦,性寒。
归经
归肺、脾经。
功效
利湿和胃,解毒敛疮。
主治
用于急性肝炎,消化不良,脓疱疮,湿疹,皮肤瘙痒,烧烫伤,毒蛇咬伤。
相关配伍
1、治急性传染性肝炎:大叶蛇总管15-60g。水煎服。
2、治毒蛇咬伤:大叶蛇总管15-60g,水煎服;另用鲜叶捣烂敷伤口周围。
3、治脓疱疮,湿疹,皮肤瘙痒:大叶蛇总管鲜草水煎,洗患处。(1-3方出自《广西中草药》)
4、治烧烫伤:取大叶蛇总管叶或茎配方研细末,调油涂敷患处。(《中草药土方土法战备专辑》)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6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煎水洗。
采集加工
7-9月采收,鲜用或切段晒干。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茎高达1m。密被倒向柔毛。叶对生;叶柄长0.5-1cm,被微柔毛;叶片狭披针形,长3.5-12cm,侧脉两面隆起,上面仅脉上有微柔毛,下面近无毛。聚伞花序具梗,5-11花,于茎顶组成疏松的圆锥花序,花序轴及花梗均密被微柔毛;苞片狭披针形;小苞片条形,细小;花萼钟状,长约1.5mm,外密被微柔毛,齿5,披针形,锐尖,与筒等长,果时萼增大,呈宽钟状,上唇4等裂,下唇舟形;雄蕊及花柱略伸出。小坚果倒卵形,被微柔毛。花期7-10月,果期8-11月。
生长环境
生于林下或草丛中。分布于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地。
药材性状
茎方形,全株被毛。叶对生;椭圆状卵形或披针形,先端渐尖或急尖,边缘有粗锯齿,基部渐狭,下延于叶柄;叶背有透明腺点,圆锥状聚伞花序,对生于叶腋或顶生于株端;苞片披针形。
药理作用
抗癌。
相关论述
1、《南京民间药草》:“舒气,助消化。”
2、《广西中草药》:“清热解毒,除湿消肿。主治急性传染性肝炎,毒蛇咬伤,脓疱疮,湿疹,皮肤瘙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