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医疗百科 > 正文

医疗百科

地榆是什么植物(地榆)

安心医药2023-11-13医疗百科108
一、地榆是什么植物地榆类型地榆为蔷薇科地榆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粗,纺锤形,小叶短柄,果实包在萼筒内。它分布于亚洲、欧洲和中国。它生长在海拔30米至3000米的地方,常生长在灌木丛、山坡、草地、草原和

一、地榆是什么植物

地榆类型

地榆为蔷薇科地榆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粗,纺锤形,小叶短柄,果实包在萼筒内。它分布于亚洲、欧洲和中国。它生长在海拔30米至3000米的地方,常生长在灌木丛、山坡、草地、草原和疏林中。

地榆属性

地榆生于阳坡、灌木、沙土,生命力旺盛,对栽培条件要求不严。其地下部分耐寒,地上部分高温多雨,全国各地均可栽培。

地榆长得怎么样

1、形状:

地榆高30-120cm,根粗,椭圆形、圆柱形或卵圆形穗状花序,直立,自花序顶端开口向下,花序梗光滑,偶有稀疏腺毛,膜质苞片,披针形。

2、叶子:

地榆基生叶为羽状复叶,小叶4-6对,叶柄无毛,柄短,卵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顶端钝或尖,心形至浅心形基部,茎叶少,柄短,长圆状披针形。

3、颜色:

地榆的茎呈褐色或紫褐色,有纵向皱纹和横向裂纹。横切面黄白色或紫红色,扁平,花萼紫红色。

地榆的作用和价值

1、食用价值:

春夏两季采集地榆的幼苗、茎叶或花穗,用沸水加热,用清水浸泡。它们可以用来炒菜、煲汤和腌制蔬菜,或者做沙拉。

2、观赏价值:

地榆是什么植物(地榆)

地榆叶很美,它紫色的穗状花序在绿叶间摇曳,高贵典雅。它们可以用作花卉背景或种植在庭院和花园中,用于装饰目的。

3、药用价值:

地榆根入药,性寒,味苦。具有冷血止血、清热解毒、止泻止泻、抑制多种病原微生物和肿瘤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吐血、烧伤、湿疹、上消化道出血、便血、结核性脓肿、慢性骨髓炎等疾病。

二、地榆简介

目录 1拼音 2英文参考 3概述 4拉丁名 5英文名 6地榆的别名 7来源及产地 8性味归经 9功能主治 10化学成分 11地榆的药理作用 12地榆的药典标准 12.1品名 12.2来源 12.3性状 12.3.1地榆 12.3.2绵地榆 12.4鉴别 12.5检查 12.5.1水分 12.5.2总灰分 12.5.3酸不溶性灰分 12.6浸出物 12.7含量测定 12.7.1鞣质 12.7.2没食子酸 12.7.2.1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12.7.2.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12.7.2.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12.7.2.4测定法 12.8地榆饮片 12.8.1炮制 12.8.1.1地榆 12.8.1.2地榆炭 12.8.1.2.1鉴别 12.8.1.2.2浸出物 12.8.1.2.3含量测定 12.8.2性味与归经 12.8.3功能与主治 12.8.4用法与用量 12.8.5贮藏 12.9出处 13参考资料附: 1用到中药地榆的方剂 2用到中药地榆的中成药 3古籍中的地榆*地榆药品说明书 1拼音

dì yú

2英文参考

radices sanguisorbae rhizoma et radix sanguisorbae [朗道汉英字典]

garden bur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Radix Sanguisorbae(拉)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garden bur root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概述

地榆为中药名,出自《神农本草经》[1]。为蔷薇科植物地榆Sanguisorba officinalis L.或长叶地榆Sanguisorba officinalis L. var. longifolia(Bert.) Yü et Li的干燥根[2]。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药的药典标准。

4拉丁名

Radix Sanguisorbae(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

5英文名

garden bur root(《中医药学名词(2004)》)

6地榆的别名

酸赭、山枣参、山红枣根、黄瓜香、血箭草[1]。

7来源及产地

蔷薇科植物地榆Sanguisorba officinalis L.或长叶地榆S. officinalis L. var. longifolia(Bert.) Yüet Li的根[1]。主产江苏、安徽、河南、河北、湖南等地[1]。

8性味归经

苦、酸,寒[1]。入肝、大肠经[1]。

9功能主治

凉血止血,泻火敛疮[1]。

1.治肠风下血,血痢,尿血,崩漏,痔疮出血,吐血,衄血,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带[1]。煎服:9~15g,生用或炒炭。[1]

2.治烧伤,研粉麻油调敷;湿疹,煎水纱布沾药液湿敷[1]。

10化学成分

本品含地榆苷Ⅰ、Ⅱ(ZiyuglycosideⅠ、Ⅱ),地榆皂苷A、B、E(Sanguisorbin A、B、E),鞣质,游离没食子酸,并没食子酸[1]。

11药理作用

地榆粉外用对实验性烫伤有一定疗效[1]。地榆炭煎剂使兔凝血时间明显缩短,小鼠出血时间缩短[1]。煎剂对多种致病性球菌、杆菌和真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药液经高压灭菌后则抑菌力明显减弱[1]。本品亦具抗肿瘤作用[1]。

12地榆的药典标准 12.1品名

地榆

Diyu

SANGUISORBAE RADIX

12.2来源

本品为蔷薇科植物地榆Sanguisorba officinalis L.或长叶地榆Sanguisorba officinalis L.var.longifolia(Bert.)Yu etLi的干燥根。后者习称“绵地榆”。春季将发芽时或秋季植株枯萎后采挖,除去须根,洗净,干燥,或趁鲜切片,干燥。

12.3性状 12.3.1地榆

本品呈不规则纺锤形或圆柱形,稍弯曲,长5~25cm,直径0.5~2cm。表面灰褐色至暗棕色,粗糙,有纵纹。质硬,断面较平坦,粉红色或淡黄色,木部略呈放射状排列。气微,味微苦涩。

12.3.2绵地榆

本品呈长圆柱形,稍弯曲,着生于短粗的根茎上;表面红棕色或棕紫色,有细纵纹。质坚韧,断面黄棕色或红棕色,皮部有多数黄白色或黄棕色绵状纤维。气微,味微苦涩。

12.4鉴别

(1)本品根横切面:地榆木栓层为数列棕色细胞。栓内层细胞长圆形。韧皮部有裂隙。形成层环明显。木质部导管径向排列,纤维非木化,初生木质部明显。薄壁细胞内含多数草酸钙簇晶、细小方晶及淀粉粒。

绵地榆栓内层内侧与韧皮部有众多的单个或成束的纤维,韧皮射线明显;木履部纤维少。

地榆粉末灰黄色至土黄色。草酸钙簇晶众多,棱角较钝,直径18~65μm。淀粉粒众多,多单粒,长11~25μm,直径3~9μm,类圆形、广卵形或不规则形,脐点多为裂缝状,层纹不明显。木栓细胞黄棕色,长方形,有的胞腔内含黄棕色块状物或油滴状物。导管多为网纹导管和具缘纹孔导管,直径13~60μm。纤维较少,单个数在或成束,细长,直径5~9μm,非木化,孔沟不明显。草酸钙方晶直径5~20μm。

绵地榆粉末红棕色。韧皮纤维众多,单个散在或成束,壁厚,直径7~26μm,较长,非木化。

(2)取本品粉末2g,加10%盐酸的50%甲醇溶液50ml[3],加热回流2小时,放冷,滤过,滤液用盐酸饱和的乙醚振摇提取2次,每次25ml,合并乙醚液,挥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没食子酸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5~10μl、对照品溶液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用水饱和)乙酸乙酯甲酸(6:3: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三氯化铁乙醇溶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土,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12.5检查 12.5.1水分

不得过14.0%(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ⅨH第一法)。

12.5.2总灰分

不得过10.0%(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ⅨK)。

12.5.3酸不溶性灰分

不得过2.0%(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ⅨK)。

12.6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X A)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稀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23.0%。

12.7含量测定 12.7.1鞣质

取本品粉末(过四号筛)约0.4g,精密称定,照鞣质含量测定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X B)测定,在“不被吸附的多酚”测定中,同时作空白试验校正,计算,即得。

按干燥品计算,不得少于8.0%。

12.7.2没食子酸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D)测定。

12.7.2.1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0.05%磷酸溶液(5:9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2nm。理论板数按没食子酸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

12.7.2.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没食子酸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水制成每1ml含30μg的溶液,即得。

12.7.2.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粉末(过四号筛)约0.2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加10%盐酸溶液10ml,加热回流3小时,放冷,滤过,滤液置100ml量瓶中,用水适量分数次洗涤容器和残渣,洗液滤入同一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12.7.2.4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号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没食子酸(C7H6O5)不得少于1.0%。

12.8地榆饮片 12.8.1炮制 12.8.1.1地榆

除去杂质;未切片者,洗净,除去残茎,润透,切厚片,干燥。

本品呈不规则的类圆形片或斜切片。外表皮灰褐色至深褐色。切面较平坦,粉红色、淡黄色或黄棕色,木部略呈放射状排列;或皮部有多数黄棕色绵状纤维。气微,味微苦涩。

同药材。

12.8.1.2地榆炭

取净地榆片,照炒炭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ⅡD)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棕褐色。

本品形如地榆片,表面焦黑色,内部棕褐色。具焦香气,味微苦涩。

12.8.1.2.1鉴别

(2)同药材。

12.8.1.2.2浸出物

同药材,不得少于20.0%。

12.8.1.2.3含量测定

同药材,鞣质不得少于2.0%;没食子酸不得少于0.60%。

12.8.2性味与归经

苦、酸、涩,微寒。归肝、大肠经。

12.8.3功能与主治

凉血止血,解毒敛疮。用于便血,痔血,血痢,崩漏,水火烫伤,痈肿疮毒。

12.8.4用法与用量

9~15g。外用适量,研末涂敷患处。

12.8.5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12.9出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13

三、地榆是什么草药,有什么功效呢

〔品质〕以条粗、质硬、断面色粉红者为佳。

〔主要成分〕地榆甙、鞣质。

〔性能〕苦微寒。凉血,止血。

〔适应〕①水火烫伤。②便血、痢血、尿血、崩漏。

〔用量〕9~15克。

〔配伍〕①配大黄粉用医用凡士林调敷治水火烫伤。②配地锦草粉各等份吞服治便血。(每次3克,日服二次)。,

地榆是治疗烫伤的要药,农家有彦语:家有地榆皮,不怕烫伤皮。地榆是蔷薇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药用部分是地榆或长叶地榆的根。以条粗、质坚、断面粉红色者为佳。产于浙江、安徽、河北等地。春、秋季采挖,晒干备用。地榆味苦、酸,性微寒。归肝、胃、大肠经。有凉血止血,解毒敛疮的功效。切片的生地榆,偏于凉血、解毒、敛疮。炒炭的地榆,可增强收敛止血的功效。可用于治疗下焦血热所致的便血、痔血、血痢、崩漏等病证。治疗水火烫伤时,可单味研末,拌麻油调敷,可使伤口渗出液减少,减少疼痛,促进伤口愈合。大面积烧伤者不宜于本品,本品含有大量鞣质,人体吸收过多会造成肝损坏。本品还可用于湿疹,皮肤溃烂等疾病。

地榆是什么草药呢?

地榆是主要分布在我国三北地区和西南地区的一种多年生草本,常生长在草原、山坡草地、林缘,别名有山枣子等,为蔷薇科植物。

一,地榆的外形特点

1,生性:茎直立,有槽,分叉,常无毛;根粗壮,多为纺锤状,表面褐色,有纹,切面黄白色或紫红色。

2,叶子:基生叶是羽状复叶有小叶九到十三片,小叶片卵状,长约五公分,顶端圆秃,基部心状,叶边有圆齿,两面绿色;茎生叶稀少,叶片稍小,叶片表面叶脉明显,很像榆树的叶片,又是草本,故名“地榆”。

3,花:穗状花序椭圆形,生长枝顶,直立,长三公分左右,小花朵有花萼四个,紫红色,无花瓣。

4,果实:果实包在宿存的花萼筒里面,卵状四棱形,长三毫米左右,褐色;种子卵形。

二,地榆的功效

地榆的根止血主要药,有收敛、止血、凉血作用,内服可治疗吐血、血痢、便血、烫伤火伤、蛇虫咬伤等症。药用时请遵医嘱。

地榆的根还可作兽药,有收敛、止血、止泻作用;根叶捣烂后的水浸液可作农药,对防治棉蚜、红蜘蛛有效。

另外,地榆根茎叶可提制栲胶;根含淀粉可酿酒;嫩叶在有些地方食用。地榆的枝条秀丽,叶形美观,花穗红色醒目,可栽培观赏。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供参考。

谢谢真友邀请!

非常抱歉回复晚了!

地榆是一味中药,在农村的田间地头经常可见。

主要是在南方,江苏,浙江,安徽一代。

药用价值在枝杆,根部。

可以止血,凉血,治疗伤口瘀血,修复受损肌肤干燥,尽快恢复健康的功效。

还可以治疗出血痢疾,便血的肠道菌群。

抱歉!

回答不全面!

四、地榆的功效与作用

地榆的功效与作用

1.止血

地榆中含有的多元酚对于纤维蛋白有抑制的作用,能缩短血液凝固的时间,所以它具有止血的功效。

2.抗炎抗菌

研究显示,地榆对于炎症所致的肿胀症状有改善作用,同时对于大肠杆菌、痢疾杆菌、变形杆菌等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

3.清热解毒

地榆性寒,具有清火解毒作用,用于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还能解动物毒,捣汁涂虎、犬、蛇、虫伤。

4.益气养血

地榆能起到益气养血的功效,用于放化疗患者或病毒性肝炎等原因导致的白细胞减少,也可以用于免疫功能下降和血小板减少的治疗。

5.消肿敛疮

伤口外用炒地榆粉有显著疗效,可使渗出减少、组织水肿减轻,感染与死亡率降低,并使恢复加速。

6.促进伤口愈合

外用地榆粉可以促进伤口愈合,能大大使渗出减少、水肿的减轻以及降低感染率,并且能让伤口恢复速度变快。实验验证,给大鼠背部伤口涂抹,伤口恢复的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