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中医大学在哪个区(湖北中医学院地址)
一、湖北中医药大学在哪个位置
湖北中医药大学位于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具体地址是: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中北路1号。
北中医学院新校区选址于武汉市白沙洲大桥东端的洪山区青菱乡黄家湖湖畔。新生入校为黄家湖校区(注意不要走错校区),新生进校有两个入口,分别为北区入口和南区入口。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昙华林188号,位于武昌中心城区,老校区历史底蕴浓厚,古朴典雅,书香氤氲。昙华林校区位于武昌中心城区,历史人文底蕴浓厚,古朴典雅,书香氤氲。
二、湖北中医药大学在哪个城市
1、湖北中医药大学地址在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黄家湖西路1号,该校是我国较早开办中医本科教育和最早开办中医研究生教育的高等院校,是湖北省唯一一所高等中医药本科院校。
2、学校坐落于江城武汉,占地总面积1610亩,建筑总面积51万平方米。昙华林校区历史人文底蕴浓厚,古朴典雅,书香氤氲;黄家湖校区现代化功能齐全,大气磅礴,秀美庄严。
3、在六十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弘扬“求真求实精勤博极”的时珍精神,坚持“传承与创新并重、科学与人文相融”为办学理念,秉承“勤奋求实发掘创新”校训,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迄今共培养近十万名毕业生,涌现了一批包括欧亚科学院院士、973中药项目首席科学家,在内的知名校友。
4、学校办学层次齐全,涵盖本科、硕士、博士生教育;办学类型较为丰富,涵盖国内普通高校全日制教育、海外留学生教育、成人继续教育等。学校现有31个本科专业,涵盖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文学、教育学、经济学7个学科门类。
三、湖北中医药大学地址
截止2022年8月29日学校有两个校区。
1、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黄家湖西路16号(黄家湖校区)。
2、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昙华林特1号(昙华林校区)。
学校前身是成立于1954年的湖北省中医进修学校。2003年,原湖北中医学院与原湖北药检高等专科学校合并,成立新的湖北中医学院,2010年3月更名为湖北中医药大学。
学科建设:
学校办学层次齐全,涵盖本科、硕士、博士生教育;办学类型较为丰富,涵盖国内普通高校全日制教育、海外留学生教育、成人继续教育等。学校现有35个本科专业,涵盖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文学、教育学、经济学7个学科门类。
现有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含中医学、中药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中医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硕士学位授权点13个(含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药学、管理科学与工程、护理学和医学技术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中医、中药学、护理、翻译、药学和公共管理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现有中医学和中药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
学校不断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拥有3个教育部特色专业、4个省级品牌专业,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4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5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拥有2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2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2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1门省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8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校简介
四、湖北中医学院在哪里
湖北中医学院属于武汉人文景观的著名景点。
湖北中医学院是湖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省属普通高等院校,始建于1958年,其前身是成立于1954年的湖北省中医进修学校。2003年,原湖北中医学院与原湖北药检高等专科学校合并,成立新的湖北中医学院。学校位于湖北省武汉市。在近半个世纪的办学历程中,学校为湖北省乃至全国卫生医药行业培养输送中医药专业人才和医学相关类人才2.5万余人,是湖北省中医药教育、医疗、科研的龙头单位,为湖北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学校创建初期,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毛泽东、董必武、李先念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亲切接见了学校蒋玉伯副院长等著名中医专家。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始终得到教育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湖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努力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校以勤奋、求实、发掘、创新为训;积极探索并努力遵循高等中医药教育规律。坚持以人为本,以德为先,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坚持传承与创新并重、科学与人文相融的办学理念;坚持以中医药学科为主干、中医中药并举、多个相关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建设思路;不断创新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结合,班级制与导师制互补的中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坚持读经典、跟名师、上临床,使学生建立中医思维,优化知识结构,提高动手能力。学校为中医药事业发展和人民健康需要培养高素质中医药专门人才,充分发挥中医药资源大省的优势,在教育培养模式、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和管理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学校重点办好普通本科教育,适度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努力发展港澳台生及留学生教育,积极发展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本科教育以服务湖北为主,同时面向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和港澳台地区招生,并接收外国留学生就读。截至2006年12月,各类在校生11158人,其中全日制普通本科生6220人,专科生1794人,研究生1006人,外国留学生118人,成教生2020人,形成了以中医药本科教育为主体,多类型、多层次的中医药教育体系。
学校是以中医药和医学相关类学科为主体,并有医、理、工、管、文5个学科门类。现有中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针灸推拿学、护理学、中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药学、药物制剂、制药工程、医学检验、生物技术、公共事业管理、市场营销、医学信息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英语等16个本科专业。其中,中医药类及医学相关类专业13个,占81%。学校的中医药主干专业,包括中医学、中药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临床医学均为省级品牌专业;中医基础理论、伤寒论、经络腧穴学、中药鉴定学4门中医药主干课程为省级精品课程;药理学等16门课程为院级精品课程。
学校现有1个国家局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一级学科、14个省级重点二级学科,形成了以中医药学科为主干,多个相关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根据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需要,学校设有基础医学部、中医系、针灸骨伤系、药学院、护理系、医学检验与技术系、管理系、信息技术系、社会科学部、外语教学部、体育部、研究生部、海外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临床技能实训中心和中医药实验中心等16个教学系(院)部(中心),拥有包括8所附属医院在内的103个实践教学基地。
学校本部现有教职工1058人,其中专任教师585人,具有正高职称的教师81人、副高职称的教师180人。教师队伍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5人、省级政府特殊津贴(专项津贴)9人,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3人,有11名中青年学术骨干入围全国优秀中医临床研修人才,有20人入选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被列为湖北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培养对象。教师中有博士生导师41人、硕士生导师(含临床兼职导师)392人。先后有5人次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9人次获得湖北省劳动模范、湖北省优秀教师和湖北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学校拥有一批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名医名师,如全国著名中医学家李培生、李今庸,全国知名中医药专家张六通、孙国杰、梅国强、涂晋文、陈如泉、邱幸凡、詹亚华、刘焱文。
学校占地面积107.33公顷(1610亩),共有建筑面积42.29万平方米,其中主校区(黄家湖校区)占地面积94公顷(1410亩),建筑面积29.44万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17.78万平方米,学生宿舍8.56万平方米。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564.56万元,各类馆藏纸质图书、电子图书113.45多万册。学校的教室、实验室、计算机室、语音室、体育运动场馆、学生活动用房、学生宿舍、食堂以及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和图书阅览室,均能较好地满足本科教学需要。
学校建有国家中医肝病临床医疗中心、全国中医医院信息管理中心、全国针灸临床治疗中心湖北分中心、全国中医药文献检索中心湖北分中心等4个国家部局级医疗、研究中心;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Ⅲ级实验室。教育部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中药资源与中药复方实验室已批准立项建设;建有中药资源与中药化学省级重点实验室、省中药标准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中小企业共性技术(中药研发工程)推广中心、武汉市中药创新与规范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市超临界CO2萃取和大孔树脂纯化技术中试平台。还有10个院级研究所。在内经学、伤寒学、针灸学、中医药治疗肝病、心血管病、肾病、甲状腺病以及中医信息工程、中药资源与中药新药研究开发等领域具有较明显优势和特色。
学校是湖北省生物医药重点研究单位,取得了较丰富的科研成果,先后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18项。近5年,学校获得厅局级以上立项课题368项,其中国家级课题35项,省部级70项,厅局级263项,横向课题71项;获准科研经费4604万元。学校是湖北省十五重大科技项目湖北道地药材规范化种植研究及示范基地建设牵头单位,2003年被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科技服务湖北先进单位光荣称号。
2004年以来,教师发表论文2499篇,其中SCI、EI、ISTP收录5篇,核心期刊收录393篇,出版各类专著179部。教学研究课题立项118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21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5项;公开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56篇。
学校主办的《湖北中医杂志》、《湖北中医学院学报》、《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中国中医骨伤科学杂志》已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开发行,其中《湖北中医杂志》、《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中国中医骨伤科学杂志》被评为中文核心期刊。
1978年,学校开办研究生教育,是全国首批招收中医专业研究生的高等院校之一;1993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是湖北省最早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的省属院校。2007年被批准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拥有中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覆盖中医学1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拥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药学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共有22个硕士点,并成为全国首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试点单位之一;取得了对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授予硕士学位的资格。1999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教育部评为全国研究生培养和学位管理先进单位。
学校在1993年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全国第一批有条件招收外国留学生的高等院校之一。经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学院享有对港、澳、台地区招收本科生、研究生资格,并成为湖北省唯一的对外中医药继续教育基地,至今已为韩国、日本、美国、英国、加拿大、法国、瑞典、意大利、比利时以及港澳台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本科生、研究生、进修生1000余人。
学校加快开放办学的步伐,先后与韩国大田大学、英国普次茅斯大学、法国克莱蒙第一大学、俄罗斯萨拉托夫州国立医科大学、越南河内国家大学和胡志明医科大学,以及香港大学、台湾台中科技大学等学校建立了长期校际交流合作关系。2003年学校被湖北省教育厅评为全省教育系统外事教育先进单位。
学校竞争力和社会声誉不断提高。近三年第一志愿报考率均超过了100%,新生报到率均超过95%;毕业生流向合理,近三年应届毕业生年底就业率平均为89.6%,超过湖北省普通高校85%的平均水平。
中央、省、市多家新闻媒体对我校整体发展、教学改革、思想道德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的成效和教师、学生的先进事迹,从不同方面进行了广泛报道,尤其是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对我校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的专题报道,社会评价好。2003~2004年度、2005~2006年度学校连续两次获得湖北省省级最佳文明单位称号。
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学校坚持稳定办学规模,合理调整结构,重在提高质量的办学思路,进一步突出中医药本科教育的主体地位,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发挥已有的优势,努力彰显自身的特色,不断推进特色立校、科技兴校、人才强校三大战略,把我校建成一所以中医中药学科为主干,多个相关学科协调发展,在我省省属高校中优势突出,特色鲜明,整体上跻身于国内同类院校先进行列的中医药大学。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黄家湖西路1号邮编:43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