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医疗器械 > 正文

医疗器械

川乌草乌禁忌症(草乌)

安心医药2023-11-13医疗器械172
一、草乌的功效与作用草乌的功效与作用草乌虽然说样子不是很好看,但是这种中药对身体好处有很多,一般常见于东北华北地区,下面就来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草乌的功效与作用。跟其他中药相比,草乌的味道辛苦而且性热,

一、草乌的功效与作用

草乌的功效与作用

草乌虽然说样子不是很好看,但是这种中药对身体好处有很多,一般常见于东北华北地区,下面就来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草乌的功效与作用。

跟其他中药相比,草乌的味道辛苦而且性热,我们经常将其用小火煎服,用来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等效果。比如说一到冬天很多关节炎患者都会关节疼痛难以屈伸或者是心腹冷痛手足厥冷等情况,而草乌则可以有效治疗这一病痛。很多麻醉止痛的药品里面都有草乌的成分。需要注意的是是药三分毒,草乌也不例外,我们吃多了会引起心率失常、心脏抑制的效果,但是适量食用则有抗炎镇痛的效果。大多数人可以用草乌,但是孕妇由于有很多饮食禁忌,所以建议最好是少吃草乌,很多中药如半夏、川贝母、百芨等最好是不要跟草乌一起煎服。毕竟服用不当会引起中毒。

草乌的功效与作用在此就先介绍这么多,跟其他的药材比起来,草乌没有那么常见,但是其不管是温经止痛还是祛风除湿效果都是非常不错的,需要注意的是小孩孕妇或者肝肾不好的人最好不要食用。

二、川乌、草乌的生长习性是什么

川乌、草乌的生长习性在12月中旬,当温度在10℃以上时,栽种川乌、草乌,7天后发出新根;次年2月当地下10厘米处温度在9℃以上时,从地下茎节长出基生叶5~7片。抽茎后,地上部分生长加快,尤其是3月上旬气温在13~13.8℃生长最快。茎每天增加高0.6~0.71厘米,中叶片数也迅速增加。每4天可生出一片新叶,为地上部分生长旺盛期。3月上旬以后,地下茎节生出扁平的白色根茎,不久即向下伸长而形成块根。特别是5月下旬至6月下旬,地下部分的生长超过了地上部分的生长。在种根较大而肥料又充足的情况下,粗壮的地下茎可以在同1节上生长2个块根。在9月中、下旬,气温在18.4~20.6℃时,顶上总状花序开始出现小的绿色花蕾,花蕾逐渐变大;10月上旬,日平均气温为17.5℃左右,花蕾由绿变紫时开花。当主花序结果时,第一侧枝才开花,以后由上至下地开放到下部侧枝。在1个花序内,花自下或自中部先开。1个花序的花3~7天开完,花开放后的第2天,花丝伸长,3小时后,花药成熟破裂,此时柱头已先熟。在11月下旬气温11℃左右,蓇葖果成熟开裂,散出大量种子。

三、中草药:草乌的功效与作用

草乌RadixAconitikusnezoffii

(英)KusnezoffMonkshoodRoot

川乌草乌禁忌症(草乌)

【别名】鸭头、药羊蒿、鸡头草、百步草。

【来源】为毛茛科植物北乌头AconitumkusnezoffiiReichb.的块根。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茎直立,高50~150cm,无毛。茎中部叶有稍长柄或短柄;叶片纸质或近革质,五角形,3全裂,中裂片宽菱形,渐尖,近羽状深裂,小裂片披针形,上面疏被短曲毛,下面无毛。总状花序窄长;花梗长2~5cm;小苞片线形;尊片5,紫蓝色.上萼片盔形;花瓣2,有长爪,距卷曲;雄蕊多数;心皮3~5。骨突果。花期~9月,果期10月。

生于山坡草地或疏林中。主产山西、河北、内蒙古及东北。

【采制】秋季采挖,除去残茎、须根及泥士,洗净,干燥。

【性状】根呈不规则长圆锥形,略弯曲,长2~7cm,直径0.6~1.8cm,顶端常有残茎和少数不定根残基。表面灰竭色或黑棕色,皱缩,有纵皱纹、点状须根痕和数个瘤突状侧根。质硬,断面灰白色或暗灰色,形成层环纹多角形或类圆形,髓部较大或中空。昧辛辣、麻舌。

【化学成分】含乌头碱(aconitine),中乌头(mesaconitine)、阿替新碱(atisine)等。

【性味】性热,味辛、苦。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

提醒您:草乌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四、川乌和草乌的区别

川乌和草乌的只在一字之差,那么你知道它们的区别在哪里吗?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川乌和草乌的区别,供大家参阅!

川乌和草乌的区别

乌头是川乌和草乌的统称,而川乌和草乌是同一种系下的两种不同的植物。川乌的茎是直立的,一般高约一米左右,开紫色花,根是团块状,侧根就是附子,炮制后就是常用的附片。因为是附生于川乌的主根上,故名附子。

草乌的茎是蔓生攀援状藤本,一般长约三米左右,还是开紫色花。草乌的根是长块状,没有附子。

药用区别

两者都有大毒,也都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的作用,不过川乌的毒性小一点,草乌的毒性大一点,现在的川草乌大部分是家种的,野生的很少,我们这是产地,野生的有,但也少,野生的毒性比家种的大得多,一般不作内服。

中医辨析

乌头、附子、乌药、川乌、草乌.

毛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乌头,北乌头及其他同科不同属类的野生乌头,因其主根色黑,象乌鸦的头,故均被称为乌头。其主根如马铃薯的种子,可以生出好多小的子根茎,围在主根的周围,有小茎连接,为乌头生出的子代小乌头,附于周围故形象称为附子,故其子根称为附子。主根及其子根历来被药用,故称乌药。

所以乌头是其主根,乌药是对整个植物的称呼,也包括各类乌头与附子。所产的附子来年又可以作为种子繁殖下一代附子,相对下一代的附子,原代作种子的附子就叫做乌头了。所以乌头与附子只有药材生长年龄的差异。这大概属于附子乌头原本的名称内涵。

由于人口的大发展,社会需要量的增加,野生附子已不能满足,所以家种附子的大规模生产实属必然。四川是附子的产地,早在宋神宗时期就有大规模、规范化的种植文献。如杨天惠《彰明县附子记》对四川附子的种植范围,种植时间,种植方法,采收季节,加工方法,植物特性等均有详细记载。

其实当时不独四川一省,广西,云南,陕西,厦门,浙江等地都有种植,但四川产的乌头附子影响最大,效果最佳,久而久之,所有的家种乌头都以川乌命名,所有家种乌头的子根都叫附子。事实这一习惯一直沿用到了现在,目前对各大中药市场如陕西、湖南、湖北等家种的乌头都叫川乌,各地乌头的子根加工品都叫附子。

川乌如何鉴别

本品为毛茛科植物乌头(栽培品)的干燥母根。因其块根形似乌鸦头,故名乌头。产于四川的栽培品母根名川乌;附生于母根边的子根,名附子。其野生者名草乌。

药材历史考证

川乌,又名川乌头。早在后唐侯宁极《药谱》中已有记载。川乌与草乌在古代本草中均统称为乌头。《本草图经》在乌头条下曰:“种之法:冬至前,先将肥腴陆田耕五七遍,以猪粪粪之,然后布种,逐月耘耔,至次年八月后方成。元种者母为乌头,其余大小者皆为附子。”以上是川乌栽培方法的最早本草记载。

宋代《宝庆本草折衷》将川乌头单独分条曰:“川乌头,一名川乌。”李时珍《本草纲目》曰:“乌头有两种,出彰明者即附子之母,今人谓之川乌头是也。其产江左、山南等处者,乃《本经》所列乌头,今人谓之草乌头者是也。”由上可见,对川乌与草乌分别进行明确论述的始载本草为宋代《宝庆本草折衷》。

植物形态鉴定

多年生草本。主根纺锤形或倒卵形,通常2个连生,栽培品的主根周围常生有数个肥大的侧根(子根)。

茎直立,高60~150cm,中部以上疏被反曲的短柔毛,等距离生叶,有分枝。茎下部叶在花期枯萎。茎中部叶互生;叶片革质或纸质,五角形,长6~11cm,宽9~15cm,基部浅心形,掌状三全裂或三深裂达近基部,中央全裂片常为宽菱形,顶端急尖,有时近羽状分裂,二回裂片斜三角形,侧全裂片不等二深裂,表面疏被短伏毛,背面常沿脉疏被短柔毛;叶柄长1~2.5cm,疏被短柔毛。

顶生总状花序长6~25cm,花序轴和花梗多少密被反曲而紧贴的短柔毛;花梗中部或下部生有小苞片;花萼片5,蓝紫色,外面被短柔毛;上萼片高盔形,高2~2.6cm,喙不明显,侧萼片长1.6~2cm;花瓣2,无毛,瓣片长约11mm,唇长约6mm;微凹,距长1~2.5mm,通常拳卷;雄蕊多数,无毛或疏被短毛;心皮3~5,离生。

瞢荚果长1.5~1.8cm;种子三棱形,长3~3.2mm,只在二面密生横膜翅。花期6~8月,果期8~10月。

川乌草乌外用效果如何

多年生草本。块根通常2~3个连生在一起,呈圆锥形或卵形,母根称乌头,旁生侧根称附子。外表茶褐色,内部乳白色,粉状肉质。茎高100~130厘米,叶互生,革质,卵圆形,有柄,掌状2至3回分裂,裂片有缺刻。立秋后于茎顶端叶腋间开蓝紫色花,花冠像盔帽,圆锥花序;萼片5,花瓣2。蓇葖果长圆形,由3个分裂的子房组成。种子黄色,多而细小。花期6-7月、果熟期7-8月。

乌头分川乌、草乌。草乌毒性更大。乌头因采集时间,炮制、煎煮时间不同,中毒剂量差别很大。川乌为3~30克,草乌为3~4.5克,乌头碱0.2毫克口服即可中毒。川乌中毒可见口舌及全身发麻、恶心呕吐、胸闷、痉挛、呼吸困难、血压下降、体温不升、心律紊乱、神志不清、昏迷,以至循环、呼吸衰竭而死亡。草乌中毒症状与川乌基本相同。乌头类中毒量个体差异很大,有人仅煎服川乌6克,亦有仅服草乌1克即引起中毒。因此应特别注意中毒的早期症状,及早救治。临床使用乌头也宜以小剂量开始试用。

外用一般不会引起中毒,内服很危险,要谨慎使用长期服用乌头,可蓄积体内引起中毒,特别是肝肾功能不全的病人更易发生此类中毒。如病情需要久服含乌头的制剂,可用间断服药法。服用数日或数周后,间断1周。另外,每日服药可采取少量多次的方法,将每日总量分几次服用,有利于毒素的排泄。治疗中风用草乌头(炮,去皮)四两,川乌头(炮,去皮)二两,乳香、没药各一两,共研为末;生乌豆一升,以斑蝥三至七个,去头翅,同煮豆熟,去取得取豆,焙干为末,加入上述药末中,以醋、面调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温酒送下。此方名“左经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