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运动神经元症状(上运动神经元)
一、上运动神经元的临床表现
(1)缺损症状:瘫痪,即上运动神经元瘫痪,又称中枢性瘫痪或痉挛性瘫痪。
(2)刺激症状:抽搐。
(3)释放症状:中枢性瘫痪的肌张力增高(折刀样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
(4)断联休克症状:中枢神经系统局部急性严重病变,引起功能上与受损部位密切联系的远隔部位神经功能短暂缺失,如急性中枢性偏瘫肢体开始是弛缓的,肌张力减低,深浅反射消失(脑休克);急性脊髓病变时受损平面以下的弛缓性瘫痪(脊髓休克),休克期过去后,受损组织的释放症状逐渐出现,转变为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在皮质下白质及内囊处,锥体束病变引起的偏瘫,常常是上肢比下肢重,远端比近端重,上肢伸肌比屈肌重,下肢的屈肌比伸肌重,面神经瘫痪限于对侧下部面肌及舌肌,表情动作不受影响。
上运动神经元瘫痪的特征:瘫痪分布以整个肢体为主(单瘫、偏瘫、截瘫);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有病理反射;无肌萎缩或轻度废用性萎缩;无肌束性颤动;肌电图神经传导正常,无失神经电位。
二、上、下运动神经元分别是哪些神经
上运动神经元包括额叶中央前回运动区的大锥体细胞(Betz细胞)及其轴突组成的皮质脊髓束(从大脑皮层至脊髓前角的纤维束)和皮质脑干束(从大脑皮质至脑干脑神经运动核的纤维束)。
下运动神经元包括脊髓前角细胞、脑神经运动核及其发出的神经轴突!
上、下运动神经元损伤
三、上运动神经元与下运动神经元是怎么划分的
上运动神经元的胞体主要位于大脑皮质体运动区的锥体细胞,这些细胞的轴突组成下行的锥体束,其中下行至脊髓的纤维称为皮质脊髓束。
下运动神经元受损时,由于肌失去神经支配,肌张力降低,呈弛缓性瘫痪;肌因营养障碍而萎缩;因为所有反射弧都中断,浅、深反射均消失;无病理反射。
上运动神经元就像是坐在帐篷里负责发号施令的指挥官,下运动神经元就可以想象成是和下线士兵接触的传令官。
扩展资料:
中枢神经系统发出的信息,以神经冲动的形式传递到外周的神经。它是反射弧的传出部分。如分布于肌肉组织并使之收缩的运动神经就属于传出神经。
从神经中枢向外传导冲动的神经元的纤维。如从脑和脊髓向肌肉传导冲动的运动神经、传出神经为反射弧的第四组成部分。
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包括大部分吧交感神经的节后(除去支配汗腺和骨骼肌舒血管纤维)。以及某些肽能纤维。兴奋时其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上运动神经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下运动神经元
四、什么是上运动神经元上运动神经元症状表现有哪些
上运动神经元型表现为肢体无力、发紧、动作不灵。因病变常先侵及下胸髓的皮质脊髓束,故症状先从双下肢开始,以后波及双上肢,且以下肢为重。肢体力弱,肌张力增高,步履困难,呈痉挛性剪刀步态,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若病变累及双侧皮质脑干,则出现假性球麻痹症状,表现发音清、吞咽障碍,下颌反射亢进等。本症称原发性侧索硬化症,临床上较少见,多在成年后起病,一般进展甚为缓慢,下面由专家为您详细讲解一下。上运动神经元损伤的症状: 1、刺激症状:抽搐。 2、释放症状:中枢性瘫痪的肌张力增高(折刀样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 3、缺损症状:瘫痪,即上运动神经元瘫痪,又称中枢性瘫痪或痉挛性瘫痪。 4、断联休克症状:中枢神经系统局部急性严重病变,引起功能上与受损部位密切联系的远隔部位神经功能短暂缺失,如急性中枢性偏瘫肢体开始是弛缓的,肌张力减低,深浅反射消失(脑休克);急性脊髓病变时受损平面以下的弛缓性瘫痪(脊髓休克),休克期过去后,受损组织的释放症状逐渐出现,转变为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在皮质下白质及内囊处,锥体束病变引起的偏瘫,常常是上肢比下肢重,远端比近端重,上肢伸肌比屈肌重,下肢的屈肌比伸肌重,脑神经瘫痪限于对侧下部面肌及舌肌,表情动作不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