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头汤张仲景原文(乌头汤)
一、乌头汤的功效与作用
乌头汤,中医方剂名。出自《金匮要略》卷上。具有温经散寒,除湿宣痹之功效。主治寒湿痹阻关节证。骨节冷痛,屈伸不利,舌苔白润,脉沉弦或沉紧。或治脚气疼痛,不可屈伸因伤于寒湿者。
中文名
乌头汤
出处
《金匮要略》卷上
组成
麻黄、芍药、黄芪、甘草、川乌
功用
温经散寒,除湿宣痹
主治
寒湿痹阻关节证
快速
导航
组成用法用量功用主治方义临床运用加减化裁使用注意重要文献摘要
歌诀
历节疼来不屈伸,或加脚气痛维均,芍药麻草皆三两,五粒乌头煮蜜匀。
组成
麻黄、芍药、黄芪、甘草(炙)各三两,川乌(㕮咀,以蜜二升,即出乌头)五枚。
用法用量
上五味,㕮咀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纳蜜煎中,更煎之。服七合;不知,尽服之。
功用
温经散寒,除湿宣痹。
主治
寒湿痹阻关节证。骨节冷痛,屈伸不利,舌苔白润,脉沉弦或沉紧。或治脚气疼痛,不可屈伸因伤于寒湿者。
方义
本方证乃因寒湿之邪痹阻关节所致。寒湿之邪痹阻关节,气血运行阻滞,故关节疼痛剧烈,屈伸活动不利。治当温经散寒,除湿宜痹。方中乌头味辛苦,性热,有毒,其力猛气锐,内达外散,能升能降,通经络,利关节,其温经散寒,除湿止痛,凡凝寒痼冷皆能开之通之;麻黄辛微苦而温,入肺、膀胱经,其性轻扬上达,善开肺郁、散风寒、疏腠理、透毛窍,其宜散透表,以祛寒湿。二者配伍,同气相求,药力专宏,外能宜表通阳达邪,内可透发凝结之寒邪,外攘内安,痹痛自无。芍药宜痹行血,并配甘草以缓急止痛;黄芪益气固卫,助麻黄、乌头温经止痛,亦制麻黄过散之性;白蜜甘缓,以解乌头之毒。诸药相伍,使寒湿去而阳气宜通,关节疼痛解除而屈伸自如。
二、乌头汤是怎样制作的
乌头汤:配方:香米50克,生川乌10克,薏苡仁6克,姜汁、蜜少许。
操作:以上三者共放锅中,加水500毫升,水沸后取微火煮,并下姜汁、蜜3勺,煮至米烂为度。
疗效:具有温经散寒,除痹止痛,可用于寒痹邪实之筋骨剧痛、不得屈者。
三、乌头汤的功效与作用 乌头汤的食用方式和注意事项
1温经散寒
乌头汤主要是由乌头为主要材料制成的,而乌头味辛性热,具有小毒,归心、肝、脾经,具有一定温经散寒的作用,对于经期不调的女性来说,适量食用可以缓解其经期不适症状,有利于她们的健康。
2除湿解痛乌头汤性质温和,对于体寒含有湿气的人群来说,适量食用有利于其寒气的散发,加上乌头汤中还会添加一些麻黄、芍药、黄芪等食材,这些食材是具有一定药性的,适量食用具有一定除湿解痛的作用。
3增强体质乌头汤属于一种营养很高的方剂,主要是由麻黄、芍药、黄芪、甘草、川乌等药材组成的,人体适量进行食用,可以帮助增强其抵抗力,提高其抵御外界细菌以及微生物的能力,对人体的健康具有一定好处。
4治寒湿痹痛乌头汤主以乌头大辛大热,祛湿散寒,助以麻黄表散风湿,黄芪益气血,芍药甘草酸甘化阴,以制乌麻之辛热,白蜜杀乌头之毒,对于治寒湿痹痛、利关节、缓急散风等具有明显的作用。
四、重度风湿类风湿关节炎方:乌头汤
乌头汤,是治重度风湿类风湿关节炎至关节严重变型经典方,也是医家多秘而不宣之方。
原文:味酸则伤筋,筋伤则缓,名曰泄;咸则伤骨,骨伤则痿,名曰枯。枯泄相搏,名曰断泄。荣气不通,卫不独行,荣卫慎微,三焦无所御,四属断绝,身体羸瘦,独足肿大,黄汗出,胫冷。假令发热,便为历节也。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乌头汤方治脚气疼痛,不可屈伸。
说明:介绍重度风湿类风湿关节炎的病理病机和严重程度,形成器质性损伤,其病名既为历节,又作脚气。但此脚气并非香港脚,而是说脚血脉不通寒气上逼。方剂加强了药力。
麻黄、芍药、黄芪各三两甘草(炙),川乌五枚(口父咀,以蜜二升,煎取一升,即出乌豆)右五味,口父咀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蜜煎中,更煎之,服七合。不知,尽服之。
现代用法如下:
乌头50克,用1000毫升水煮一小时取200毫升,去渣加蜂蜜200毫升,再煮,取200毫升。另用水500毫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加芍药、黄芪、甘草各45克,再煮取200毫升。将乌头汤与其他药汤合并,首次服一汤匙,每隔半小时再服一次,每次加量一汤匙,如出现心慌则减一汤匙,一日服尽。
一剂服尽不愈者,可隔日再服一剂。
一般一至三剂可愈,变型关节将慢慢得到修复。此方中麻黄量大力猛,有心脏病者慎用。如服后心跳加快心慌者,应减量。若对此方不受者,可将前四味药以桂枝汤代替,既桂枝汤加乌头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