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医疗保健 > 正文

医疗保健

含有大黄素的中药(大黄素)

安心医药2023-11-13医疗保健88
一、大黄素有几种官能团三种。大黄素有三种官能团,大黄素是一种有机物,化学式为CHO?,橙黄色长针状结晶,在丙酮中结晶为橙色,甲醇中结晶为黄色,含有羟基、羰基、碳碳双键三种官能团。二、大黄素是哪一类化合

一、大黄素有几种官能团

三种。大黄素有三种官能团,大黄素是一种有机物,化学式为CHO?,橙黄色长针状结晶,在丙酮中结晶为橙色,甲醇中结晶为黄色,含有羟基、羰基、碳碳双键三种官能团。

二、大黄素是哪一类化合物

问题一:大黄素是什么化合物 1'3'8-三羟基-6-甲基蒽醌

问题二:蒽醌类化合物分哪儿类,举例说明蒽醌(化学式:C14H8O2),又音译作安特拉归农,是一种醌类化学物。蒽醌的复合物存在于天然,也可以人工合成。蒽醌类包括了其不同还原程度的产物和二聚物,如蒽酚、氧化蒽酚、蒽酮等,另外还有这些化合物的甙类。在天然产物中,蒽醌常存在于高等植物和低等植物地衣类和菌类的代谢产物中。蒽醌类具有止血、抗菌、泻下、利尿的作用。

蒽醌类成分具升华性,常压下加热即可升华。游离蒽醌及其还原型蒽醌可溶于丙酮、甲醇、乙醇,微溶于苯、乙醚、三氯甲烷,难溶于水。结合蒽醌(含还原型)易溶于甲醇、乙醇、丙酮、醋酸乙酯,也溶于冷水,几乎不溶于苯、乙醚、三氯甲烷等。

游离蒽醌与结合蒽醌因都含酚羟基,所以具一定酸性,能与不同的碱形成类盐物,所以在碱性溶液中比在中性的有机溶媒中溶解度大得多,但酸性大小可随酚羟基的数目及位置不同而不同,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COOH(溶于 NaHCO 3溶液)>2个以上β-酚羟基(溶于 Na 2 CO 3)>1个β-酚羟基(溶于1% NaOH)>2个以上α-酚羟基(溶于5% NaOH液)

问题三:醌类化合物的结构分类萘醌类(naphthoquinones)化合物分为α(1,4),β(1,2)及amphi(2,6)三种类型.但天然存在的大多为α-萘醌类衍生物,它们多为橙色或橙红色结晶,少数呈紫色.α-(1,4)萘醌β-(1,2)萘醌 amphi-(2,6)萘醌天然菲醌(phenanthraquinone)分为邻醌及对醌两种类型,例如从中药丹参根中分得到的多种菲醌衍生物,均属于邻菲醌类和对菲醌类化合物.邻菲醌对菲醌举例:丹参中丹参醌类化合物1,4,5,8位为α位2,3,6,7位为β位9,10位为meso位,又叫中位按母核的结构分为单蒽核及双蒽核两大类.(一)单蒽核类⒈蒽醌及其苷类天然蒽醌以9,10-蒽醌最为常见,由于整个分子形成一共轭体系,C9,C10又处于最高氧化水平,比较稳定.天然存在的蒽醌类化合物在蒽醌母核上常有羟基,羟甲基,甲基,甲氧基和羧基取代.它们以游离形式或与糖结合成苷的形式存在于植物体内.蒽醌苷大多为氧苷,但有的化合物为碳苷,如芦荟苷.根据羟基在蒽醌母核上的分布情况,可将羟基蒽醌衍生物分为两种类型.大黄酚(chrysophanol) R1=H R2= CH3大黄素(emodin) R1= OH R2= CH3大黄素甲醚(physcion) R1=OCH3 R2= CH3芦荟大黄素(aloe-emodin) R1=H R2=CH2OH大黄酸(rhein) R1=H R2=COOH⑴大黄素型羟基分布在两侧的苯环上,多数化合物呈黄色.例如大黄中的主要蒽醌成分多属于这一类型.(必须掌握下面五个结构式)比较这几个结构式的极性大小.茜草素(alizarin) R1=OH R2=H R3=H羟基茜草素(purpurin) R1=OH R2=H R3=OH伪羟基茜草素(pseudopurpurin) R1=OH R2=COOHR3=OH⑵茜草素型羟基分布在一侧的苯环上,此类化合物颜色较深,多为橙黄色至橙红色.例如茜草中的茜草素等化合物即属此型.⒉蒽酚或蒽酮衍生物蒽醌在酸性环境中被还原,可生成蒽酚及其互变异构体―蒽酮.蒽醌蒽酚蒽酮蒽酚(或蒽酮)的羟基衍生物常以游离状态或结合状态与相应的羟基蒽醌共存于植物中.蒽酚(或蒽酮)衍生物一般存在于新鲜植物中.该类成分可以慢慢被氧化成蒽醌累成分,如在新鲜大黄经两年以上贮存则检识不到蒽酚.如果蒽酚衍生物的meso位羟基与糖缩合成苷,则性质比较稳定,只有经过水解除去糖才能易于被氧化转变成蒽醌衍生物.(二)双蒽核类⒈二蒽酮类二蒽酮类成分可以看成是2分子蒽酮脱去一分子氢,通过碳碳键结合而成的化合物.其结合方式多为C10-C10′,也有其它位置连结.例如大黄及番泻叶中致泻的主要有效成分番泻苷A,B,C,D等皆为二蒽酮衍生物.(认识这几个番泻苷的结构式)番泻苷A(sennoside A)的苷元A是2分子的大黄酸蒽酮通过C10-C10′相互结合成的二蒽酮类衍生物.其C10-C10′为反式连接.番泻苷B是番泻苷A的异构体,水解和番泻苷元B(sennidin B),其C10-C10′为顺式连接.番泻苷C是1分子大黄酸蒽酮与1分子芦荟大黄素蒽酮通过C10-C10′反式连接而形成的二蒽酮二葡萄糖苷.番泻苷D为番泻苷C的异构体,其C10-C10′为顺式连接.四者水解均后生成2分子葡萄糖.番泻苷A番泻苷B番泻苷C番泻苷D二蒽酮类化合物的C10-C10'键与通常C-C键不同,易于断裂,生成相应的蒽酮类化合物.如大黄及番泻叶中含有的番泻苷A的致泻作用是因其在肠内变为大黄酸蒽酮所致.番泻苷A大黄酸蒽酮⒉二蒽醌类蒽......>>

问题四:大黄中5种羟基蒽醌化合物的极性大小?酸性:大黄酸>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大黄酚

极性:大黄酸>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大黄酚

问题五:二苯乙烯类化合物有哪些大黄中不含有二苯乙烯类化合物大黄中具有致泻作用的主要成分是蒽醌甙及双蒽酮甙,其泻下作用较其相应甙元作用为强.蒽醌甙有:大黄酚-依-葡萄糖甙或大黄酚甙、大黄素-陆-葡萄糖甙、芦荟大黄素-吧-葡萄糖甙、大黄素甲醚葡萄糖甙、大黄酸-吧-葡萄糖甙;掌叶大黄中还含有大黄素双葡萄糖甙、芦荟大黄素双葡萄糖甙、大黄酚双葡萄糖甙。双蒽酮甙有番泻甙A、B、C、D、E、F.大黄的致泻效力与其中的结合性大黄酸含量成正比,游离的蒽醌类成分无致泻作用.番泻甙的泻下作用较蒽醌甙为强,但含量则远较后者为少。游离型蒽醌类主要有:大黄酚、大黄素、大黄素甲醚、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又含有大黄鞣酸及其相关物质,如没食子酸、儿茶精、大黄四聚素。此类物质有止泻作用。此外,大黄尚含有脂肪酸、草酸钙、葡萄糖、果糖和淀粉。大黄根状茎含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等游离蒽醌衍生物,均无致泻作用。另含以上物质的葡萄糖苷及番泻叶苷A、B、C等结合状蒽醌衍生物,均有致泻作用。此外尚含鞣质等。大黄根状茎及根有清热泻下、破积去瘀、抗菌消炎等作用。生用为峻下药,炮制后使用为缓下药。炒炭后又可用于止血。小剂量服用时有健胃、收敛作用。大黄含有蒽甙,故呈黄色,有通便之效。又含近四0%的草酸钙,故多硬渣。其他成分还有大黄素、胶质、树脂、大黄酸、大黄泻脂和具收敛性的大黄鞣酸

问题六:哪类中药含皂苷蒽醌多山药里边有薯蓣皂甙、人参、西洋参、三七里边都含有人参皂甙!蒽醌类化学成分主要在,泻下药成分里边比较多见如:大黄、芦荟、番泻叶等!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大黄酸等都是蒽醌类的代表化合物!

三、怎样提取大黄中的大黄素

大黄中大黄素的提取、分离和鉴定

(1)酸水解

一、实验目的

1、学习酸水解的方法

2、得到大黄粉酸水解药渣

二、实验原理

大黄中蒽醌类化合物有结合态和游离态两种形式存在,为得到游离蒽醌类化合物,先酸水解,使蒽醌类化合物以苷元的形式游离出来。

三、方法

10g大黄粉

20%H2SO4直火回流加热1小时,抽滤

滤渣

水洗中性,干燥

滤饼

四、注意事项

1、药粉在水洗中性过程中尽量避免损失;

2、药渣干燥前要松散;

3、水解液酸性强,避免用手直接接触。

五、思考题

1、酸水加热为什么要用回流装置?

2、要得到大黄中的蒽醌苷元,还有什么办法?

(2)总羟基蒽醌苷元的提取

一、实验目的

1、学习连续回流提取方法

2、得到大黄中总羟基蒽醌苷元提取物

二、实验原理

苷元为亲脂性成分,用乙醚提取。

三、实验方法

滤饼

置索氏提取器中,加150ml Et2O,

提2.5hr(提取液无色)

Et2O液(大黄中总羟基蒽醌苷元)

四、注意事项

1、纸筒的包法:原则是药粉不漏出

2、提取器的装法

(1)纸筒的高度不超过侧管的高度;

(2)药粉的高度不超过虹吸管的高度;

(3)线头在管内,保持提取器闭封。

3、溶剂的倒法

50ml由提取器上端倒入,浸泡药粉;100ml倒入平底烧瓶中。

4、温度的控制

溶剂蒸气至冷凝管第二个球处,水浴温度约60℃。

5、实验室禁止明火,实验过程中保持通风,尽量避免乙醚挥出。

6、平底烧瓶要干燥。

五、思考题

1、同回流提取相比,该方法的优点?

2、还可选用哪些溶剂提取?

3、若平底烧瓶中有水,将会有什么结果?

4、为什么温度控制在溶剂蒸气至冷凝管第二个球处?

(3)PH梯度萃取

一、实验目的

1、学习PH梯度萃取的方法和原理

2、得到大黄素粗品

二、实验原理

依据大黄酸、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的酸性强弱不同,采用强弱不同的碱水萃取,得到大黄素。

三、实验方法

1、分离方法

乙醚液(T)

↓120ml(40mlX3)2.5%NaHCO3

↓-------------------------↓

乙醚液(1) NaHCO3液

↓120ml(40mlX3)2.5%Na2CO3

↓--------------------------↓

乙醚液(2) Na2CO3液

↓120ml(40mlX3)2.5%Na2CO3↓调 pH3

↓--------↓沉淀

Na2CO3液乙醚层(3)

↓100ml(25mlX4)0.5%NaOH

↓------↓

NaOH乙醚层(4)

2、TLC跟踪检查

硅胶-CMC-Na

展开剂:Pet-EtOAc(7:3)

样品:乙醚液(T,1-4)

四、注意事项

1、分液漏斗使用前检查是否漏。

2、乙醚提取液倒入分液漏斗中,若有沉淀留在瓶中,用待萃取的碱液洗后再倒入分液漏斗中,直至沉淀全部被溶解。

3、产生乳化层,解决的方法是:

(1)轻摇;

(2)长时间静置;

(3)用电吹风加热

(4)玻棒搅动

(5)抽滤

4、待完全静置分层后放出水层。

五、思考题

1、萃取时碱水层的颜色?

2、比较五种蒽醌类化合物极性大小、酸性大小。

3、在TLC中,五种蒽醌类成分Rf值的大小顺序?

4、萃取大黄素时,碱水中若含少量乙醚,酸化后能得到沉淀吗?

5、判断各种蒽醌类成分分离的依据是什么?

6、你能设计出比该方法更完善的实验条件吗?写出实验方法及验证方案。

(4)柱色谱精制大黄素

一、实验目的

1、学习硅胶柱色谱分离方法

2、得到大黄素精品

二、实验原理

依据大黄酸、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极性差异分离。

三、实验方法

1、装柱方法:100~200目硅胶10g,用脱脂棉填柱子底端。

要求:均匀,柱面平整紧密无气泡。

干法装柱:小漏斗法,下端活塞打开,硅胶均匀地倒入柱中;

湿法装柱:硅胶用洗脱剂拌均匀至无气泡,下端活塞打开,倒入柱中。

2、加样方法

要求:原始色带小,均匀。

干法上样:样品用少量丙酮溶解后,加少许(半牛角匙)硅胶拌匀,将丙酮挥尽后上于柱顶端。

湿法上样:样品用少量(<1ml)洗脱剂溶解,用吸管移入柱顶端。

3、洗脱收集:加洗脱剂洗脱,待色带冲下时,用瓶子分段收集。

分段标准:(1)色带颜色

(2)10~15ml/瓶

含有大黄素的中药(大黄素)

洗脱剂:Pet-EtOAc(7:3)

4、合并浓缩:TLC跟踪检查,合并大黄素液,回收至5ml左右。

5、放置析晶

四、注意事项

1、玻璃器皿干燥,无水;

2、装柱时,下端活塞应打开;

3、洗脱剂不能低于柱平面。

五、思考题

1、比较湿法装柱与干法装柱的特点?

2、比较湿法上样与干法上样的特点?

(5)鉴定

一、实验目的

1、蒽醌类化合物的颜色反应

2、大黄素熔点的测定

二、实验内容

1、熔点:大黄素(256~257℃)

2、颜色反应:比较大黄素与茜草素的颜色区别(纸片反应)

试剂:%NaOH,0.5% MgAc2

三、思考题

1、大黄素、茜草素定性反应后的颜色?结构与呈色的关系?

2、其它鉴别方法

四、大黄素的功效作用

大黄素又称朱砂莲甲素,它的生理活性决定它不仅可用于医疗,亦可以用于保健和日用化工品中,大黄素有什么功效作用呢?下面我告诉你。

大黄素的功效作用

抗肿瘤活性的作用

大黄素对小鼠实体肉瘤S-180,小鼠肝癌、乳腺癌、艾氏腹水癌、淋巴肉瘤、黑色素瘤和大鼠瓦克瘤及肺癌A-549均有抑制作用,其抑制率在30%以上。在50mg/kg日-1剂量下对小鼠黑色素瘤生长的抑制率为73%;在75mg/kg日-1剂量下对小鼠乳腺癌的抑制率为45%。大黄素可延长P388白血病小鼠的存活期,延长率在40%以上。其作用机制之一是抑制癌细胞的DNA、RNA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抑制癌细胞的氧化脱氢。

抗微生物生长作用

大黄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209P、链球菌、白喉杆菌、枯草杆菌、副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流感杆菌、肺炎球菌、卡他球菌等均有抑制作用;对临床常见厌氧性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MIC略高于甲硝唑,在8μg/ml浓度能使76%~91%的厌氧菌生长受抑。大黄素抗菌作用机制与抑制线粒体呼吸链电子传递、抑制呼吸与氨基酸、糖和蛋白质代谢中间产物的氧化和脱氢等有关。抑制核酸和蛋白质合成的最终结果,使细菌生长受抑。

免疫抑制作用

按70mg/kg剂量给大鼠腹腔注射大黄素,能够抑制大鼠抗体产生、抑制碳粒廓清能力、减轻免疫器官的重、降低白细胞数、降低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体外在10mg/ml浓度对[3H]-TdR和[3H]-Urd参入淋巴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解痉、止咳作用

大黄素对乙酰胆碱所致离体大鼠肠管的痉挛有很强的抑制作用,约为罂栗碱的4倍。大黄素还有明显的止咳作用。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大黄素在小剂量对离体蟾蜍心脏有兴奋作用,而大剂量则有抑制作用。大黄素还有降压作用。

利尿作用

大黄素可使尿中钠和钾含量增加,促进输尿管蠕动,增加尿量。

对组胺的作用

按10μg/kg剂量给实验性肠梗阻大鼠灌胃大黄素,可使大鼠肠粘膜组胺含量恢复至正常水平,但对血中组胺含量无影响。

对LTB4的合成作用

大黄素是5-脂氧酶的抑制剂,可抑制人型多核白细胞LTB4和全血中LTB4的合成,对PGE2的合成无抑制作用。

泻下作用

大黄素可抑制钠和钾离子从肠腔转运至细胞,使水分滞留在肠腔内,刺激大肠,促进其蠕动,从而起到泻下作用,但作用较弱。

大黄素的临床应用

口服大黄素在肠内易于吸收,2~3小时后血中即达最高浓度,以后慢慢下降,尿及胆汁在服药后4~8小时即达高峰,由尿排出可持续2天,在体内的分布以肝肾为最多。亦有人把它制成注射剂,用于肌肉和静脉注射。

大黄素被吸收后,由肾排出大黄酚,它能使酸性尿变成棕黄色,使碱性尿变成紫红色。

在临床上,用大黄素纯品治疗肿癌,主要用于白血病、胃癌等肿瘤,而最常用的则用于抑菌。它对很多细菌如各种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白喉杆菌、霍乱孤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皮肤真菌、枯草杆菌、草分枝杆菌、淋球菌、炭宜杆菌、草状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其中对葡萄球菌、淋球菌、链球菌更为有效。本品对真菌、病毒、原虫也有效。同时,还具有利尿、利胆、解痉、降低血压抑制免疫功能等作用。

近代临床几乎各科都用,如治疗乙型脑炎与腮腺炎、伤寒、痢疾、尿路感染、淋病、肺炎、蜂窝组织炎、化脓性皮肤病、中耳炎、脉管炎等,和其他药物配伍治疗急性及亚急性阑尾炎、烧伤、小儿麻痹、湿疹及若干真菌引起的皮肤感染,另外可治疗肝炎、蛲虫、口腔炎、口唇溃疡、消化不良、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等,因此,大黄素在临床上应用极广。

最新资料表明,大黄素可以影响角朊细胞体外增殖;可预防冠脉介入性治疗后再狭窄。可抑制人肾成纤维细胞。大黄素虽然毒性小,但孕妇禁用,因为它可能导致孕妇流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