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和下消化道(下消化道)
一、为什么要分上下消化道
因为功能不同,所以要分上下消化道:
1、上消化道的功能
上消化道由口腔、咽、食管、胃、十二指肠组成。口腔受到食物的刺激后,口腔内腺体即分泌唾液,嚼碎后的食物与唾液搅和,借唾液的滑润作用通过食管,唾液中的淀粉酶能部分分解碳水化合物咽的主要功能是完成吞咽这一复杂的反射动作。
食管(道)的主要功能是运送食物入胃,其次有防止呼吸时空气进入食管,以及阻止胃内容物逆流入食管(道)的作用。胃的主要功能是容纳和消化食物。十二指肠其主要功能是分泌粘液、刺激胰消化酶与胆汁的分泌,为蛋白质的重要消化场所等。
2、下消化道的功能
下消化道由空肠、回肠和大肠组成。空肠、回肠的主要功能是消化和吸收食物。大肠的主要功能是进一步吸收水分和电解质,形成、贮存和排泄粪便。
扩展资料: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需要通过消化系统各个器官的协调合作来完成的。日常所吃的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主要包括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六大人体生存必须物质),除了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可直接吸收外,蛋白质、脂肪和糖类都是复杂的大分子有机物均不能直接吸收。
必须先在消化道内经过分解才能通过消化道的粘膜进入血液,送到身体各处供组织细胞利用。食物在消化道内的这种分解过程称为“消化”。食物经过消化后,通过消化管粘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叫“吸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消化道
二、上消化道与下消化道是怎么区分的
上、下消化道的区分是人为的,它是根据其在Treitz韧带的位置不同而分的。位于此韧带以上的消化管道称为上消化道,Treitz韧带以下的消化管道称为下消化道。
Treitz韧带,又称十二指肠悬韧带,从膈肌右角有一束肌纤维索带向下与十二指肠空肠曲相连,将十二指肠空肠固定在腹后壁。Treitz韧带为确认空肠起点的重要标志。
扩展资料
上消化道由口腔、咽、食管、胃、十二指肠组成;下消化道由空肠、回肠和大肠组成。
食物消化:
食物的消化是从口腔开始的,食物在口腔内以机械性消化(食物被磨碎)为主,因为食物在口腔内停留时间很短,故口腔内的消化作用不大。
食物从食道进入胃后,即受到胃壁肌肉的机械性消化和胃液的化学性消化作用,此时,食物中的蛋白质被胃液中的胃蛋白酶(在胃酸参与下)初步分解,胃内容物变成粥样的食糜状态,小量地多次通过幽门向十二指肠推送。食糜由胃进入十二指肠后,开始了小肠内的消化。
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食物在小肠内受到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化学性消化以及小肠的机械性消化,各种营养成分逐渐被分解为简单的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在小肠内吸收。因此,食物通过小肠后,消化过程已基本完成,只留下难于消化的食物残渣,从小肠进入大肠。
大肠内无消化作用,仅具一定的吸收功能。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消化道
三、下消化道有哪些器官
下消化道由空肠、回肠和大肠组成。
(1)空肠、回肠。空肠起自十二指肠空肠曲,下连回肠,回肠连接盲肠。空肠、回肠无明显界限,空肠的长度占全长的2/5,回肠占3/5,两者均属小肠。空肠、回肠的主要功能是消化和吸收食物。
(2)大肠。大肠为消化道的下段,包括盲肠、阑尾、结肠和直肠四部分。成人大肠全长1.5m,起自回肠,全程形似方框,围绕在空肠、回肠的周围。大肠的主要功能是进一步吸收水分和电解质,形成、贮存和排泄粪便。
结肠的解剖特点结肠包括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长约130cm,约为小肠的四分之一。结肠比小肠短而粗,盲肠直径7.5cm,向远侧逐渐变小,乙状结肠末端直径只有2.5cm。结肠的解剖特点有三个。
(1)结肠带。为肠壁纵肌纤维形成的3条狭窄的纵行带。结肠带在盲肠、升结肠及横结肠较为清楚,从降结肠至乙状结肠逐渐不明显。
(2)结肠袋。由于结肠带比附着的结肠短六分之一,因而结肠壁缩成了许多囊状袋,称结肠袋。
(3)肠脂垂。由肠壁黏膜下的脂肪组织集聚而成。在结肠壁上,尤其是在结肠带附近有多数肠脂垂,在乙状结肠较多并有蒂。肠脂垂的外面为腹膜所包裹,有时内含脂肪量过多,可发生扭转,甚或陷入肠内,引起肠套叠。
四、下消化道包括哪些部位
下消化道由空肠、回肠和大肠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大肠(盲肠、结肠、直肠)等部。消化腺有小消化腺和大消化腺两种。小消化腺散在于消化管各部的管壁内,大消化腺有三对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肝和胰,它们均借导管,将分泌物排入消化管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