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陈汤配方比例(加味二陈汤)
一、二陈汤的加减方妙用。
李今庸:二陈汤,用好了可以治疗这15种病
2017-12-05同春堂
文章来源于网络
二陈汤临床运用15例
作者/李今庸
二陈汤,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半夏、陈皮、茯苓、炙甘草四药组成,用时加生姜同煎服,主治湿痰咳嗽,胸膈满闷,恶心呕吐,头眩心悸等,为治痰通剂,故凡因痰而致之病证,皆可以其为基础加味而治之。兹将用之有验者择要加以论述。
1.小儿惊风
治小儿惊风,时发四肢抽搐,两眼上翻,眼珠青蓝色,宜二陈汤加味。
法半夏6g,陈皮6g,茯苓6g,炙甘草5g,竹茹6g,炒枳实6g,炒石菖蒲5g,僵蚕5g。上八味,以水适量煎药,汤成去渣,取汁,分温三服,一日服尽。方即为温胆汤加石菖蒲、僵蚕。如有热,口渴、尿黄者,加天竺黄5g。如惊风日久,正气已衰,抽搐轻微,神识模糊,气息微弱者,则加党参、远志、胆南星,为涤痰汤加远志、僵蚕。
2.癫痫
治癫痫,或数月一发,或月一发,或日一发,或日数发,发则猝然仆地,叫呼一声,不省人事,口流白沫,四肢抽搐,移时自行苏醒。宜二陈汤加味。
法半夏10g,陈皮10g’茯苓log,炙甘草8g,制南星10g,炒枳实10g,远志10g,石菖蒲10g,僵蚕10g,大贝母10g,当归10g,川芎8g,明矾3g。上十三味,以水适量煎药,汤成去渣,取汁,分温再服,一日服尽。方即导痰汤加僵蚕、远志、石菖蒲、大贝母、当归、川芎、明矾。
3.中风
治中风有痰,语言謇涩不利,半身不遂,口眼喎斜,脉虚,宜二陈汤加味。
法半夏10g,陈皮10g,茯苓10g,炙甘草8g,竹茹10g,炒枳实10g。胆南星10g,党参10g,石菖蒲10g,僵蚕10g,竹沥12g,生姜汁10g,上十二味,以水适量煎前十味,汤成去渣,取汁,加入竹沥、生姜汁,分温二服,一日服尽。方即涤痰汤加僵蚕、竹沥、生姜汁。
4.精神失常
治精神失常,奔走不已,多语,少眠,喜悲哭,宜二陈汤加味。
法半夏10g,陈皮10g,茯苓10g,炙甘草8g,竹茹10g,炒枳实10g,石菖蒲10g,远志10g,党参10g。上九味,以水适量煎药,汤成去渣,取汁,分温再服,一日服尽。方即温胆汤加党参、远志、石菖蒲。
5.发笑
治体胖,头昏闷,寡言语,面部时发微笑而不能自控,舌苔黑黄干燥,脉弦滑,宜二陈汤加味。
京半夏10g,陈皮10g,茯苓10g,炙甘草8g,竹茹15g,炒枳实10g,黄连10g,天花粉15g,玄参10g。上九味,以水适量煎药,汤成去渣,取汁,分温再服,一日服尽。方即温胆汤加黄连、玄参、天花粉。
6.头痛
治头痛,昏闷不爽,口渴,舌苔黄腻,脉弦,宜二陈汤加味。
法半夏10g,陈皮10g,茯苓10g,炙甘草8g,竹茹10g,炒枳实10g,炒黄芩10g,天花粉10g,胆南星10g。上九味,以水适量煎药。汤成去渣,取汁,分温再服,一日服尽。方即温胆汤加黄芩、天花粉、胆南星。
7.肩背疼痛
治或左或右一侧肩背疼痛,不能牵动,脉细,宜二陈汤加味。
法半夏10g,陈皮10g,茯苓10g,炙甘草8g,当归10g,川芎10g,姜黄8g,僵蚕10g。上八味,以水适量煎药,汤成去渣,取汁,分温再服,一日服尽,每日1剂。
8.脚肿
治两脚浮肿不匀,一脚肿甚,一脚肿轻,皮肤颜色不变,脚有重滞感,小便正常,治宜二陈汤味。
法半夏10g,陈皮10g,茯苓10g,炙甘草8g,制南星10g,炒枳实10g,木瓜15g,苍术10g。上八味,以水适量煎药,汤成去渣,取汁,分温二服,一日服尽,每日1剂。方即导痰汤加木瓜、苍术。
9.气虚浮肿
治气虚浮肿,早起面目肿甚,两脚肿消,下午两脚肿甚,面目肿消,肢体易疲乏,脉虚,苔薄白,宜二陈汤加味。
法半夏10g,陈皮10g,茯苓10g,炙甘草8g,党参10g,炒白术10g,炒生姜6g。上七味,以水适量煎药,汤成去渣,取汁,分温再服,一日服尽,每日1剂。方即六君子汤。
10.失眠
治失眠,烦躁不易入睡,睡则易惊醒而心悸,或有呕恶,治宜二陈汤加味。
法半夏10g,陈皮10g,茯苓10g,炙甘草8g,竹茹10g,炒枳实10g,炒酸枣仁10g(打)。上九味,以水适量煎药,汤成去渣,取汁,分温再服,—日服尽,每日1剂。方即温胆汤加酸枣仁。
11.胃胀痛
治胃部胀痛,每于饥饿时发作,稍进饮食则痛止,腹软,大便稀溏,小便黄,苔白薄,脉虚,宜二陈汤加味。
法半夏10g,陈皮10g,茯苓10g,炙甘草10g,党参10g,炒白术10g,炒生姜6g,桂枝8g。上八味,以水适量煎药,汤成去渣,取汁,分温再服,一日服尽,每日1剂。方即六君子汤加桂枝。
12.疝气
治疝气,睾丸肿大疼痛,坠胀,引小腹不舒,小便色黄,宜二陈汤加味。
法半夏10g,陈皮10g,茯苓10g,炙甘草8g,青皮10g,小茴10g,荔枝核10g,橘核仁10g,川楝子10g。上九味,以水适量煎药,汤成去渣,取汁,分温再服,一日服尽,每日1剂。
13.积聚
治积聚,腹满气塞,短气不得息,不下食,宜二陈汤加味。
法半夏10g,陈皮10g,茯苓10g,甘草6g,槟榔12g,生姜10g,柴胡10g,紫苏6g,细辛3g,熟附片8g,大黄10g。上十一味,以水适量煎药,汤成去渣,取汁,分温再服,一日服尽,每日1剂。方为槟榔汤。
14.闭经
治妇女体胖,月经闭止不来,起居、饮食如常,脉沉微,宜二陈汤加味。
法半夏10g,陈皮10g,茯苓10g,炙甘草8g,炒白术10g,炒苍术10g,当归10g,川芎10g,射干10g。上九味,以水适量煎药,汤成去渣,取汁,分温再服,一日服尽,每日1剂。
15.妊娠恶阻
治妇女妊娠恶阻,呕吐不止,饮食不下,宜二陈汤加味。
法半夏10g,陈皮10g,茯苓10g,炙甘草8g,炒白术10g,党参10g,炒生姜10g,黄芩10g。上八味,以水适量煎药,汤成去渣,取汁,频频呷服,—日服尽。不瘥,更作。方即六君子汤加黄芩。
二、二陈汤怎么做
二陈汤源于宋代《大平惠民和剂局方》,由法半夏、陈皮、茯苓、甘草组成。方中半夏辛温性燥,可燥湿化痰、和胃止呕;陈皮温燥,理气化痰,使气顺则痰降,气化则痰亦化,此合乎“治痰先治气”之法。二药配合,能加强祛痰和胃止呕的作用。配用茯苓健脾渗湿,甘草和中补脾,使脾健而湿化痰消。全方具有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之意。二陈的由来是半夏和陈皮以陈旧者佳。故名二陈。
本方偏于辛热,故口渴有痰、喜欢饮水者,用本方时宜去半夏,以贝母、栝楼代之。“痰”是体内病理变化的产物,又是多种病证之原因,可引起许多复杂病变,故有“诸般怪病皆属于痰”之说。
二陈汤加味是指以二陈汤为底方根据不同病情症状加几味其他药物对证治疗。历代医家根据痰的成因和性质,在二陈汤基础上,创立了不少新的祛痰方剂。涤痰汤(《济生方》)是二陈汤加胆南星、枳实、人参、菖蒲、竹茹、大枣而成,重在涤痰开窍,主治中风痰迷心窍,舌强不语;导痰汤(《妇人良方》)是二陈汤加制南星、枳实、生姜而成,重在理气化痰、行气开郁,主治风痰上扰所致之头晕头痛、目眩昏仆及痰饮壅盛的胸膈痞塞、恶心呕吐、不思饮食、咳嗽痰多等;金水六君煎(《景岳全书》)是二陈汤加熟地、当归、生姜而成,可滋养肺肾、祛痰化湿,主治肺肾虚寒、湿痰内盛之咳嗽多痰、喘逆呕吐、舌苔白润、脉滑无力等症;半夏白术天麻汤(《医学心悟》)是二陈汤加白术、天麻、生姜、大枣而成,重在燥湿化痰、平肝熄风,主治风痰上扰所致的眩晕头痛、胸闷呕恶、苔腻脉滑;温胆汤(《千金方》)是二陈汤加枳实、竹茹而成,加强降逆和胃作用,主治痰浊内扰、肝胃不和引起的惊悸不眠、呕吐呃逆等症。
至于如何做,当然是将上述药一同倒进药罐里浸泡半小时之后然后煎了。剂量应根据不同人,不同年龄,不同症状进行调整。我想,还是应当去找中医根据症状开方,然后煎药服用。
三、玉屏风散合二陈汤加味,玉屏风散和二陈汤的量一般是多少
不要听庸医的话,一味也不要加!!
用玉屏风散的关键是要少量常用,指望它短期内去病是不行的.药材要精挑细治.
另外,此药虽好,力量毕竟有限,锻炼身体还是不可少.
四、平胃散和二陈汤有什么区别
二陈汤:陈皮
半夏
茯苓
甘草
平胃散:苍术
厚朴
陈皮
甘草
二陈汤:燥湿化痰,理气和中。用治湿痰证。表现为咳嗽痰多,色白易咯,胸脘痞闷,恶心、头眩心悸。苔白腻。
平胃散:燥湿运脾,行气和胃。用治湿滞脾胃证。表现为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口腻无味,恶心嗳气。苔白厚腻。
简言之,二陈汤里有半夏燥湿化痰,是以健脾化痰以治痰为主的方剂。平胃散里有苍术、厚朴燥湿行气以治湿滞脾胃,脘腹胀满为主的方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