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汗的症状(阴汗简介)
一、盗汗怎么治
中医如何解说盗汗
从中医观点来看,夜间盗汗有可能是气虚或阴虚造成,如果是气虚引起的盗汗,一般是血管扩张功能不好,可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方来调整;心血不足造成的盗汗,心悸少寐,宜补血养心,以归脾汤加减方来治疗;
如果是阴虚体质引起,身体出现燥热症,也会有盗汗现象,此时可用六味地黄丸加减方来改善。此外,阴虚火旺的盗汗,五心烦热,宜滋阴降火,用之以当归六黄汤加减方,但建议由医生鉴别诊断后,再服药改善。
盗汗分为两种,一种属生理性的,一种属病理性的。现代医学认为,小儿代谢旺盛,活泼好动,出汗往往比成人量多,属生理现象。另一种指入睡后出汗,醒后即止,多属虚劳之症,尤以阴虚者多见。中医的说法是“阴虚则盗汗”,“阳虚则自汗”。
临床也有因阴虚而阴损及阳的阴阳两虚,由血瘀而致水湿内停的血瘀与水湿并见等,鉴别时更需详审,所以又细分为:阴虚盗汗、阳虚盗汗、气虚盗汗、血瘀盗汗、血虚盗汗、湿阻盗汗、外感盗汗。
盗汗常见现象
轻度盗汗:通常发生在入睡已深,或清晨5时左右,或在睡醒前1~2小时,患者身体会出现少量的汗液,醒后则不再出汗。
中度盗汗:通常发生在入睡后不久,随即出现全身出汗的现象,汗量较多,醒后则不再出汗。患者会感觉口干咽燥,擦干身上的汗液后,再入睡也不会再出汗。
重度盗汗:通常发生在入睡后不久或即将入睡时,患者全身出现大汗,醒后汗液虽然可以逐渐停止,但是再次入睡时,依然会满身大汗,严重影响睡眠。这类患者同时会兼有心情烦躁、口干舌燥、消瘦、疲乏不堪、大便干燥等症状。
中医治疗盗汗的方法
治疗以养阴清热、使热内消为主,可选用当归六黄汤、麦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六味地黄丸等方药。配伍多用生地、麦冬、地骨皮、桑叶等药,如热过重可加黄连,汗出量多加龙骨、牡蛎、生黄芪等。盗汗还可能与阴阳失调、表虚受风有关,症见汗出怕风,周身酸楚,时寒时热,或半身出汗,或局部出汗,苔白,脉缓,治疗以调和营卫为法,方用桂枝汤等。也有因情志不舒、过食辛辣肥厚、素体湿热偏盛等引起的肝火、湿热郁蒸型盗汗,症见全身出热汗、汗液易黏、面赤烘热、烦燥口苦、小便色黄、舌苔薄黄、脉弦数;治疗以清肝泄热,化湿和营为法,方用龙胆泻肝汤等加减。因此盗汗不可妄补,应辨证论治,当清则清。
中医治疗盗汗的三则验方
1、五砂散
五倍子5份,辰砂1份。共研细末,贮瓶备用。用时取药散0.5~1克,用温水调成糊状,于患者临睡前敷于肚脐,外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翌日晨起时取下,如无效可重复使用,一般连用3天即可凑效。本方适用于各种证型的盗汗,对因肺结核引起盗汗,也有比较显著的疗效。
2、玉屏风散加减
白术12克、黄芪20克、防风12克、炙甘草10克、北五味10克、糯稻根15克水煎服,一日一贴。若汗出严重者加麻黄根12克、乌梅12克,有心悸者加熟枣仁12克、茯神18克、桂圆12克。即可。
3、当归六黄汤加减
当归12克,生地黄、黄芩、黄柏、黄连、熟地黄各6克,黄芪12克,水煎服。本方主要用以治疗阴虚火旺、盗汗面赤、心烦尿赤、舌红。若阴虚火旺轻者,可去黄连、黄芩,加知母,以泻其火而不伤其阴。适用结核病。
红枣7~10枚,仙鹤草20~50克,水煎服
成人盗汗药物:富硒浓缩六味地黄丸,连服一到三个月。
治疗盗汗的三则药膳方:
1、龙眼人参饮取龙眼肉30克、人参6克、冰糖30克。先将龙眼肉洗净,人参切薄片,然后与冰糖共放碗内,加水适量,置蒸锅内蒸一小时左右,取出后待凉即可食用,一天内分2次吃完,每天一剂,适宜于气虚盗汗者。
2、银耳红枣汤取银耳30克、红枣20克、冰糖适量。先将银耳用温水泡发,除去蒂头,洗净后撕成小块。红枣洗净撕开。二味药共入锅内加水适量,用小火慢煨至银耳、红枣料熟,放入冰糖溶化调匀,即可出锅食用,每剂分2次食完,适宜于阴虚盗汗者。
3、参苓粥取人参10克,白茯苓20克,生姜10克,粳米100克,食盐、味精适量。先将人参、茯苓、生姜加适量水煎熬后,去汁取渣待用,然后将粳米淘洗干净,下入药汁内用小火煮粥。煮至粥熟时加入食盐、味精调匀,空腹分2次食用,每天一剂,适宜于气虚盗汗者。
中医治疗盗汗穴位按摩方法
1、三阴交
位置:脚内踝上3寸
功能:活化肾、肝、脾气血
主治:眼睛浮肿、脸部黄褐斑、月经不调、盗汗
2、血海穴
位置:膝盖内侧上2寸
功能:调理气血循环
主治:盗汗、皮肤瘙痒、月经不调
中医教你如何预防盗汗
中医认为,“汗为心液”,若盗汗长期不止,心阴耗伤十分严重,应积极治疗。在治疗的同时,还要特别注意自我养护。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应加强必要的体育锻炼,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注意劳逸结合。
2、在饮食方面,要摸索出与自己病证有利或有弊的饮食宜忌规律,进行最适合自己食疗调养。如属阴虚、血热及阴虚火旺的病人,应禁食辛辣动火食物,切勿饮酒,并多食一些育阴清热的新鲜蔬菜等,以使汗腺的分泌功能牢固的在机体健康的基础上得到恢复。
3、在条件允许时,适当调节一下居住环境的温度与湿度,如阴虚血热者的居住环境就应稍偏凉一些等。
4、患者的被褥、铺板、睡衣等,应经常拆洗或晾晒,以保持干燥,并应经常洗澡,以减少汗液对皮肤的刺激。
5、重症盗汗且长期卧床的病人,家属应特别注意加强护理,避免发生褥疮。还要注意观察病人的面色、神志、出汗量大小,如有特殊改变要及时向医生报告。
二、阴汗证吃什么中成药
一、中医
阴汗的辨证论治
肾阳虚型【证见】阴部出汗,阴囊湿冷,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前阴萎弱,阳举不坚,滑精,早泄,小便清长。舌质淡胖润有齿痕,脉沉迟。
【治法】温补肾阳,益气培元。
【方药】
1、主方安肾丸(冷方南《中医男科临床治疗学》)
处方:肉桂6克(冲服),巴戟天15克,肉苁蓉10克,破故纸10克,白术12克,山药15克,乌头9克,白蒺藜9克,桃仁10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剂。
1、中成药
(1)补肾强身片,口服,每次4片,每日3次。
(2)九转黄精丸,口服,每次9克,每日3次。
2、单方验方
(1)益气聪明汤加减(黄骏验方)
处方:黄芪20克,党参20克,升麻6克,甘草6克,柴胡6克,葛根15克,赤芍15克,黄柏15克,牡蛎15克,五味子3克。水煎服,药渣煎水薰洗患处,每日1剂。
(2)补气升阳汤(董子强验方)
处方:黄芪30克,柴胡12克,炙甘草6克,乌药12克,升麻6克,红参6克(另炖),肉桂6克(冲服),生山药20克,枸杞子15克,当归15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剂。
肝经湿热型【证见】阴汗出,阴囊潮湿,伴有臊臭,胁肋胀痛,口苦,目赤,阴茎萎软,小便赤。苔黄腻,脉弦数。
【治法】清热利湿,疏肝养血。
【方药】
1、主方清震汤(冷方南《中医男科临床治疗学》)
处方:柴胡10克,升麻6克,黄芩12克,姜活9克,防风9克,苍术6克,麻黄根9克,藁本9克,泽泻10克,猪苓15克,当归9克,红花6克,炙甘草6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剂。
3、中成药
(1)龙胆泻肝丸,口服,每次9克,每日3次。
(2)当归芦荟丸,口服,每次9克,每日3次。
阴汗的针灸治疗
取穴:气海、关元、中枢、肾俞、命门。手法:气海、关元、中枢用补法;关元可加灸以增温补;肾俞、命门补之或艾灸。适用于肾阳虚型阴冷。
三、阴经郁热熏蒸可见的汗是( )。
【答案】:C
手足心汗指病人手足心汗出较多的症状。可因阴经郁热熏蒸,或阳明燥热内结,或脾虚运化失常,阴虚阳亢或中焦湿热郁蒸,或阳气内郁所致。
四、阴汗简介
目录 1拼音 2英文参考 3概述 4前阴、阴囊及其附近处局部多汗·阴汗 4.1辨证论治 5多汗之属阴证者,常汗出而冷·阴汗 5.1病因病机 5.2治疗 6参考资料附: 1治疗阴汗的穴位 2治疗阴汗的方剂 3治疗阴汗的中成药 4阴汗相关药物 5古籍中的阴汗 1拼音
yīn hàn
2英文参考perineal sweating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概述阴汗:1.前阴、阴囊及其附近处局部多汗;2.多汗之属阴证者,常汗出而冷。
4前阴、阴囊及其附近处局部多汗·阴汗阴汗(perineal sweating[1])为病证名[2]。是指仅外生殖器及其周围局部多汗潮湿的表现[3]。《医林绳墨·汗》:“阴汗者,谓至阴之处,或两腿挟中,行走动劳,汗出腥秽。”
4.1辨证论治有因肝经湿热所致者[2]。《张氏医通·汗》:“阴汗,阴间有汗,属下焦湿热。龙胆泻肝汤加风药一、二味,风能胜湿也。或当归龙荟丸及二妙散俱效。阴囊湿者,以炉甘石煅过扑之,密陀僧亦佳。”《兰室秘藏》用清震汤、固真汤治阴汗,两丸如冰,前阴痿弱,小便黄,余沥臊臭,亦属湿热之症[2]。
有因肝肾亏损,湿热下乘者[2]。《医略六书》卷二十:“酒色过度,湿热下乘则精血不藏,每多阴汗,宜滋肾凉肝。”用六味地黄汤加黄柏、白芍[2]。《奇效良方》卷四十五:“前阴如冰冷,并阴汗,两脚痿软无力。”宜补肝汤[2]。
有因肾虚阳衰而阴囊多汗者[2]。《杂病源流犀烛》卷七:“有阴囊汗者,则为肾虚阳衰,宜安肾丸、小安肾丸。”
5多汗之属阴证者,常汗出而冷·阴汗阴汗为病证名[2]。多汗之属阴证者,常汗出而冷[2]。又名柔汗[4]。
5.1病因病机多由阳气虚衰,阴寒相乘,以致汗冷肢冷,甚则身冷[4]。
《景岳全书·汗证》:“阴汗者,冷汗也……所谓寒者,非曰外寒,正以阳气内虚,则寒生于中而阴中无阳,阴中无阳则阴无所主而汗随气泄,故凡大惊大恐大惧,皆能令人汗出,是皆阳气顿消,真元失守之兆,至其甚者则如病后产后,或大吐大泻失血之后,必多有汗出者,是岂非气去而然乎?”
5.2治疗治宜益气、温阳等法[4]。黄芪建中汤,甚者加附子[4]。或参附汤、六味回阳饮等方[4]。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