髂肌的作用(髂腰肌)
一、髂腰肌的肌肉位置形态和起止点
髂腰肌的位置如图所示
髂腰肌由腰大肌和髂肌构成。腰大肌起自腰椎体的侧面和横突,髂肌位于腰大肌外侧,起自髂窝,两肌向下互相结合,经腹股沟韧带深面和髋关节的前内侧,止于股骨小转子。
髂腰肌使髋关节前屈和旋外,下肢固定时,可使躯干和骨盆前屈,该肌由第2、3腰神经前支支配。
扩展资料
人体肌肉约639块,约由60亿条肌纤维组成,其中最长的肌纤维达60厘米,最短的仅有1毫米左右。大块肌肉约有两千克重,小块的肌肉仅有几克。
按结构和功能的不同又可分为平滑肌、心肌和骨骼肌三种,按形态又可分为长肌、短肌、扁肌和轮匝肌。
平滑肌主要构成内脏和血管,具有收缩缓慢、持久、不易疲劳等特点,心肌构成心壁,两者都不随人的意志收缩,故称不随意肌。骨骼肌分布于头、颈、躯干和四肢,通常附着于骨,骨骼肌收缩迅速、有力、容易疲劳,可随人的意志舒缩,故称随意肌。
骨骼肌是运动系统的动力部分,分为白、红肌纤维,白肌依靠快速化学反应迅速收缩或者拉伸,红肌则依靠持续供氧运动。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骨骼肌收缩中,牵引骨产生运动。
头肌可分为面肌(表情肌)和咀嚼肌两部分。躯干肌可分为背肌、胸肌、腹肌和膈肌。下肢肌按所在部位分为髋肌、大腿肌、小腿肌和足肌,均比上肢肌粗壮,这与支持体重、维持直立及行走有关。上肢肌按所在部位分为:肩肌、臂肌、前臂肌、手肌、颈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髂腰肌
二、髂腰肌简介
目录 1拼音 2英文参考 3髂腰肌基本概述 4髂腰肌组成 5髂腰肌作用 6髂腰肌解剖结构 7髂腰肌相关疾病及治疗 8参考资料 1拼音
qià yāo jī
2英文参考iliopsoas
3髂腰肌基本概述系髋肌前群肌之一。由腰大肌和髂肌构成。腰大肌起自腰椎体的侧面和横突,髂肌起自髂窝[1]。两肌相结合,经腹股沟韧带的深处下至髋关节的前面而止于股骨的小转子。此肌可屈与外旋大腿,下肢固定时使骨盆和躯干前屈。受腰丛肌支(胸12腰1—4)支配。
4髂腰肌组成髂肌和腰大肌
5髂腰肌作用收缩时能使大腿屈等
6髂腰肌解剖结构髂腰动脉:系髂内动脉分出的壁支之一。此动脉自髂内动脉起始部发出,向后外行在腰大肌的深处,分支营养髂肌、腰大肌和腰方肌,并有分支入椎管分布于脊髓。
由髂肌和腰大肌合成。该肌受腰神经丛支配。腰大肌起自腰椎体侧面和横突。髂肌呈扇形,位于腰大肌外侧,起自髂窝。两肌向下互相结合,经腹股沟韧带深面和髋关节的前内侧,止于股骨小转子。腰大肌被一筋膜鞘包裹,当患腰椎结核时,脓液可沿此鞘流入髂窝或大腿根部。髂腰肌使髋关节[2]前屈和旋外。下肢固定时,可使躯干和骨盆前屈。该肌由第2、3腰神经前支支配。
(一)髂肌
1.起点:髂窝。
2.止点:股骨小转子。
(二)腰大肌
1.起点:第12胸椎、第1~5腰椎横突。
2.止点:股骨小转子。
(三)腰小肌
1.起点:第12胸椎至第1腰椎。
2.止点:髂骨筋膜。
3.扳机点位置:
(1)股三角外侧缘
(2)髂前上棘。
(3)脐下,腹直肌的外侧。
4.牵涉痛:①在腰椎同侧,沿脊柱到骶髂关节,再到臀部的中、上部;②腹股沟和大腿的前内侧
7髂腰肌相关疾病及治疗髂窝脓肿:
髂窝位于盆腔两侧后方,在后腹膜与髂腰肌腱膜之间,系一疏松组织间隙,其中有髂外动静脉、精索[3](或卵巢)动静脉、髂窝淋巴结、生殖股神经和输尿管等。髂窝脓肿是指髂窝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最终形成的脓肿。
【病因】
多由外感湿热或邪毒内蕴,结于髂窝脉络之间,久之发为本病。致病菌多系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为链球菌和大肠杆菌。常继发于下肢、会阴、***周围等的化脓性感染,经淋巴回流到达髂窝;也有由远处感染经血行转移引起。
【症状及诊断】
起病较急,往往有恶寒、发热、头痛、乏力、全身不适等症状。由于病变部位较深,局部症状最初并不明显,一般仅有腹股沟上方疼痛。继而有行走困难,大腿不能平伸,并在髂窝腹股沟上方出现肿块。肿块呈长圆形,有压痛,波动不明显。髋关节渐渐不能伸直,伸屈活动时疼痛加重,主要是因为炎症***髂腰肌、腰大肌等所致。因此中医称本病为缩脚肠痈。病期多较长,后期脓肿可自腹股沟韧带下方穿破至浅部,最终溃破形成脓窦。
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诊断一般不难。
【鉴别诊断】
(1)阑尾周围脓肿:发生在右侧髂窝的脓肿需与阑尾周围脓肿区别。阑尾周围脓肿常有较典型的上腹或脐周痛转移至右下腹的病史,其肿块和压痛位置较高且偏向内侧,一般无屈髋畸形。
(2)嵌顿性腹股沟疝或股疝:嵌顿性腹股沟斜疝的肿块位置比较偏向耻骨上方;嵌顿性股疝的肿块较小,常呈圆形,位于腹股沟下方。两者均可引起急性肠梗阻。
(3)急性髋关节炎:髋关节活动受限,保持在一定位置,叩击足跟时,髋关节疼痛加剧,髂窝无肿块。
(4)髂窝寒性脓肿:常继发于胸、腰段脊柱结核,病期长,起病慢,有潮热盗汗等阴虚发热症状,X线片可发现脊柱病变。
【治疗】
1.一般疗法
应卧床休息,患侧膝下垫枕,吃清淡饮食,补充维生素C和B等。
2.辨证施治
本病常因湿热邪毒蕴于脉络,化热生火,故治宜清火解毒,如黄连解毒汤;内热炽盛,大便燥结者,给内疏黄连汤以通里泻火解毒。溃后可给补气养血之剂。
3.抗菌药物
宜选用氨芐、羧芐青霉素、庆大霉素、及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症状较重者宜用大量或联合应用,疑有厌氧菌感染时可加服甲硝唑。
4.外治
(1)早期可外敷如意金黄散或芙蓉膏,也可进行热敷或理疗。
(2)切开排脓。一旦脓肿形成(可穿刺抽出脓汁或超声检查确诊),应及时切开排脓。手术可在局麻或硬膜外麻醉下进行。消毒皮肤后,自波动明显处(或隆起最高点)穿刺,抽得脓汁后,以穿刺点为中心,作一与腹股沟韧带平行的切口,长4~5厘米,按层分离腹壁组织,于波动最明显处再进行穿刺,证实为脓肿后切开小口,脓出后以手指(或止血钳)扩大切口(应向外扩开,避免撕破腹膜)使能容两指即可。用手指或器械在脓腔中探查或扩断间隔的作法是不可取的,也是不必要的,因为这样作不仅可能损伤脓腔后壁的血管、神经和腹膜,还有使感染扩散的危险,也增加了毒素的吸收。当大部分脓液排出后,置入两根烟卷引流,要求放到脓腔最深处。伤口外面盖以生肌玉红膏纱布或凡士林纱布,再以无菌敷料包扎固定。
术后如脓汁量很多,可随时更换敷料。48小时后取出烟卷引流。换用2根直径在1厘米左右的硅胶管,以保持引流通畅。每天通过胶管用灭菌生理盐水冲洗脓腔1~2次,冲洗后用干脱脂棉吸净残留水液。最后通过胶管向脓腔内注入广谱抗生素溶液数毫升加α糜蛋白酶5毫克,以利感染的控制和加速脓腐的液化与清除。病人可以经常变换***(包括半坐位)和深呼吸,以助脓液排出。当脓汁量已很少,并且变为血浆样时,每天或隔日剪去胶管0.5~1厘米;伤口浅至5厘米以内时,拔除胶管,改用去腐生肌散棉捻换药,直至愈合。
三、髂腰肌的作用
髂腰肌的主要作用:近侧支撑时,它的拉力是由下向上前,收缩时能使大腿屈,在跑动中大腿能否快速前摆和高抬与髂腰肌收缩的速度和力量有很大的关系。而在远侧支撑时,两侧髂腰肌同时收缩,使躯干前屈和骨盘前倾,又为跑动中身体重心积极前送完成抬腿下压动作从而获得向前的速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四、髂腰肌是身体的哪个部位,如何锻炼
髂腰肌由髂肌和腰大肌组成。髂肌呈扇形,起自髂窝;腰大肌长形,起自腰椎体侧面及横突。向下两肌相合,经腹股沟韧带深面,止于股骨小转子。
抬腿动作
A.平躺
1.仰卧后,将膝盖弯曲成直角状,手掌平贴在地板上。2.在吐气的同时,将大腿靠往胸前再抬起双脚。
3.再度将大腿往胸前靠,再将脚放回原位,重复8~10次。
4.拉直双脚缓慢伸直5秒,脚踝则呈直角状。
B.站立
1.双脚站开与肩同宽,膝盖微弯,右脚抬高与髋部呈水平。
2.伸直背肌后,左脚也以相同步骤抬高,重复8~12次。钟摆动作
1.双手叉腰,抬起右脚至大腿外侧35°,定住此动作。
2.接着,右脚向左摆动,定住此动作约2秒后,完成此动作,重复8~1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