疤痕类型图介绍(疤痕)
一、疤痕形成原理
由烧伤、烫伤、外伤、手术伤口而留下的疤痕、色泽黑赤,疤痕形成基本病理改变是纤维结缔组织过程增生,尤其是疤痕体质的患者,疤痕疙瘩及体质更为明显。
瘢痕形成的机制
瘢痕形成的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清楚,一般认为瘢痕的形成是由于机体炎症反应,胶原体的合成与降解不平衡、异常粘多糖的出现以及肌成纤维细胞的增生所造成。增生性瘢痕中淋巴液减少,局部水肿,可导致瘢痕的肥厚
瘢痕的形成和吸收
根据细胞对损伤的反应,生物组织“愈合”有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瘢痕愈合,如心肌、骨骼肌、神经等愈合后形成的瘢痕。
第二种是组织补充,由受伤组织产生同一种细胞来补偿失去的那部分细胞,如人的皮肤和胃肠道上皮。一定范围内的损伤可以激发并加速组织补充,但损伤超过一定限度,即以瘢痕愈合来代替。
第三种是再生愈合,即细胞受外伤激发后回到原始的非特异形式,在损伤部位再分化为完全愈合所需要的各种不同的类型的细胞,使身体的单一组织或器官完全复原。再生愈合只存在于某些低等动物如晰蜴尾巴断落后可以完全再生,但到了高等动物,这种愈合能力已经消失。
人体皮肤损伤后的愈合,同时存在上述的组织补充和瘢痕愈合两个过程。上皮细胞由正常皮肤边缘向心性爬行生长,或由皮肤附属器汗腺、毛囊的上皮向外扩展生长,最后完成创面上皮覆盖。真皮组织对损伤的反应,是形成肉芽组织。肉芽组织实际上是一种炎症组织,从细胞学角度来看,肉芽组织包括:新生的毛血管内皮细胞,由局部原始的中胚层细胞分化来的纤维母细胞及其合成物,如胶原纤维、粘多糖等。肉芽组织只是一种过渡阶段的组织,从生长到成熟的过程,其细胞、基质及其他成分都在不断的变化,由肉芽组织到瘢痕的区分一般以胶原纤维生成素的沉积及细胞成分的减少为标志。瘢痕组织实际上也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一般经历由增生到成熟的长期变化过程。有进肉芽组织可以被周围正常组织完全吸收而不经历瘢痕增生过程。影响瘢痕增生的因素很多,如其与遗传、人种、年龄以及感染、创伤部位、创伤原因、创伤程度等均有关。
瘢痕组织生长到一定阶段后自行停止并逐渐吸收消退。一般的创面愈合后半年至一年内瘢痕仍在增生,其后逐渐吸收平复。但此过程可延续几年、十几年尚不能完成。这个过程快慢程度因人而异,个体之间差异很大。有人通过测定瘢痕块的生化成分发现瘢痕组织的吸收是从边缘向中心方向进行,粘多糖的吸收于胶原纤维的崩解吸收,正常组织对瘢痕有吸收作用。胶原的崩解直接受胶原酶及其拮抗物活性的控制。
在生理情况下,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结缔组织的“再塑”过程进行得很精确,胶原的崩解和合成有一个完善的调节机制系统。影响胶原酶作用的因素很多,如胶原酶本身和其他蛋白酶的性质、局部温度和PH、作用底物(胶原的质和量)和局部的非胶原成分,以及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等等。
五、瘢痕组织细胞培养
组织培养是细胞生物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由于在体外培养中和在机体内,细胞行为的基本规律是一致的,所以许多研究可以在体外进行,并且在培养条件下,人们可以是有目的地、有选择地控制细胞生长的环境,因此可以研究出在某种特殊条件下的细胞生物学行为。胶原过度沉积是瘢痕形成的基本环节,而成纤维细胞是合成胶原的主要细胞,因此了解成纤维生成素细胞的生物学行为是瘢痕研究的重要课题。国内外众多学者在这方面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使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技术目前已趋成熟。
六、皮肤创伤愈合成真皮纤维化
真皮纤维化是指胶原为主的细胞外基质成分在真皮内过度积聚。其相关疾病称为真皮纤维化疾病或称纤维化皮肤病,尽管其临床表现和发病因素不尽相同,但真皮纤维化这些疾病的共有标志。与皮肤创伤愈合过程相类似,可把创伤愈合视为组织纤维化的模型,或纤维化视为失调、错位和不恰当的创伤愈合。真皮肉纤维组织形成在皮肤正常创伤愈合时属于生理反应,能够及时起动,又可适时终止,而在真皮纤维化疾病中,纤维组织形成的正常调节过程可能发生了紊乱。因此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均被划归为真皮纤维化疾病范畴。与其他真皮纤维生成素化疾病如硬皮肤病相比,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还兼有皮肤创伤愈合列为密切的联系。故开展皮肤创伤愈合的研究还可能对认识真皮纤维化疾病的发生机制和临床防治具有借鉴和启示作用。
七、瘢痕临床表现的生物学基础
瘢痕形成是皮肤损伤达到一定程度后修复的必然结果。瘢痕对人体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妨碍美观即使较小的表浅瘢痕,也会有碍美观。当瘢痕严重时,尤其是颜面部的瘢痕会给患者造成沉重的心理负担。
2、产生一定的自觉症状瘢痕组织可有不同程度的自觉症状,这在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中最为明显。这些症状包括瘙痒、刺痛或灼痛、易受激惹或局部过度敏感等,有些病人甚至有很明显的触痛。临床上相当一部分病人是因为自觉不适而就诊的。
3、影响功能肢体关节附近的瘢痕可影响肢体活动,导致关节运动障碍;大面积的瘢痕可使皮肤丧失排汗等功能。
瘢痕的临床表面有其生物学基础,反映了皮肤创伤愈合不同阶段中细胞和(或)细胞外基质的一些变化特点,可归纳为下面几点:
1、瘢痕隆起这与皮肤创伤愈合过程中的纤维增生和组织含水量明显增加有关。当大量纤维生成素组织形成后,既使经过组织重塑和改造,局部仍残留多量的纤维组织。这可解释一些瘢痕经过较长时间后仍明显高起于皮面的现象。
2、瘢痕凹陷瘢痕组织形成后经历了重塑期,多种细胞分泌的胶原酶及其他蛋白水解酶的降解作用使得细胞外基质被分解吸收,加之组织中液体成分明显减少,终致瘢痕变平甚至出现凹陷。
3、瘢痕收缩除了有与引起瘢痕凹陷相似的原因外,肌成纤维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与瘢痕收缩也有重要关系。
4、瘢痕发红在新形成的瘢痕组织中很常见。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均表现为外观发红,这与瘢痕组织中血管密度增加血流量增加有关。
5、瘙痒、刺痛和易受激惹等症状这在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中很常见,与瘢痕组织中组织胺、某些神经肽(如P物质)及其他一些介质含量增加,刺激游离神经末稍有关。
八、萎缩性瘢痕主要特点为:
(1)成纤维细胞数量较多,外形呈梭形或不规则形,胞质突起或多或少。
(2)多数胞浆内可见到大量扩张的粗面内质网及较多的高尔基复合体。
(3)核为卵圆形,有切迹,核内染色质分布均匀,在核膜下较密集,可见核仁。
(4)胶原原纤维较粗大、致密、排列不规则。
(5)微血管多呈闭塞状态。
九、瘢痕疙瘩主要特点为:
(1)具有增生性瘢痕的主要特点。
(2)与增生性瘢痕不同的是可见到较多的肌成纤维细胞。胞体多呈长梭形或不规则形,有少量突起,核呈卵圆形,也可呈锯齿状或凹痕,常染色质丰富,核仁明显,胞浆中粗面内质网丰富或中等量线粒体较丰富,高尔基复合体发达,充满了纤细的与细胞长轴平行排列的肌微丝及其形成梭形电子致密区(称为密体)。质膜内面也可见到一些密斑样结构和吞饮小泡,有时还见到不完整的基板。细胞表面相互粘着,存在着桥粒和缝管连接,与成纤维细胞互相紧密连结而成为细胞合胞体。
十、感觉功能
皮肤中感觉神经及皮肤粘膜中的神经末梢感受器可将外来刺激传至大脑皮层中央后回而产生痛觉、触觉、压觉、热觉、冷觉等感觉,并通过神经反射,保护机体免受外界的不良刺激。内脏有疾病时,也可引起体表某个部位的疼痛,称为牵涉痛。痒觉是皮肤的一种特殊感觉,一般认为皮肤浅部神经末梢受到刺激时可产生痒痛、腋窝、足底等部位对痒觉不为敏感。关于痒觉的发生机理目前尚不明确。新愈合的瘢痕产生痒觉症状的机制还解释不清,可能与瘢痕组织内与正常皮肤内某种化学物质或化学介质的含量不同有关。皮肤的某些变态反应产生的痒感可能为体内外各种刺激引起组织胺和激肽等化学介质增多的缘故,但也有人认为激肽或某种溶蛋白酶可使表面细胞或神经末梢释入某种致痒物。另有人认为表皮细胞、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细菌或真菌等微生物可以释放出内肽酶而引起皮肤发痒。瘢痕组织的自痒症状可能也与这些因素有潜在的关系。
二、疤痕增生怎么处理
正常疤痕的增生期、增生性疤痕和疤痕疙瘩都有疤痕局部的痛和痒。因此,首先要明确和区分是什么时期和什么性质的疤痕,然后再有针对性地治疗其产生的痛和痒。
如果疤痕的痛痒发生在伤口愈合后的三个月之内,患者以往受伤后的伤口愈合都良好的,则为正常疤痕的增生期,此种憎况可以不予治疗,或者加用一些局部外敷药物,如去炎
松霜,半年后痛痒自然消失。
如果疤痕突起表皮,又痛又痒,三个月后不断加剧发展,并且质硬,颜色变褐色,而疤痕不向外扩展生长,以往也无疤痕增生史,这种情况一般为增生性疤痕。轻度的增生性疤痕可使用弹力绷带压迫,并辅以药物治疗;严重的增生性疤痕可以手术切除,然后再使用弹力绷带压迫辅以药物治疗,一般在1年后症状可以自行消退。
但是,疤痕不断生长,持续增大,则称为疤痕疙瘩。疤痕疙瘩可以发生在疤痕体质者,也可以发生在正常人群。疤痕疙瘩一般不可应用手术治疗,因为手术切除后再愈合的疤痕会
更大,这种疤痕使用弹力绷带压迫也多不能奏效。对于这种疤痕应尽早由专科医生制定综合治疗方案。
疤痕高出皮肤,又痛又痒,会令很多人十分紧张,特别担心自己是疤痕体质。其实真正疤痕体质的人还不到千分之一,只要正确处理,大部分疤痕都能得到控制。
三、疤痕常见有哪几种分类
临床上将疤痕分成以下几种类型:
1、表浅性疤痕:多见于擦伤,为皮肤破损感染而形成,这种疤痕外观稍粗糙,有时有色素沉着或色素脱失,但局部软,无功能摔碍,一般不做特殊处理。临床上常见于皮肤擦伤、皮肤浅表感染、浅II度烧伤。
2、萎缩性疤痕:外观多较平坦,与正常皮面相齐或稍低,萎缩疤痕的表面平滑而光亮,色素减退呈现白色,少数色素沉着区呈暗褐色。一般不引起功能障碍。面部的可以采用分次切除术、疤痕切除或局部皮瓣转移术,以改善外观。如行疤痕切除皮片移植术,因皮片成活后远期肤色发生变化,能否达到手术预期目的很难预料,故宜慎用。
3、凹陷疤痕的疤痕表面明显低于四周正常皮肤,多由皮肤、皮下组织或深部组织缺损的创伤愈合后所致,也可由于皮肤软组织的严重化脓性感染造成较广泛的组织缺损所引起。凹陷疤痕的治疗:如面积较小,可用局部组织充填法治疗,如为面积较大较深的凹陷短痕,切除疤痕的创口不能直接缝合时,则需行皮瓣或肌皮瓣手术,同时另行深部组织如肌腱、神经、骨骼等缺损的修复,以恢复功能、改善外形。
4、增生性疤痕:增生性疤痕好发于损伤深度仅及真皮的创伤。增生性疤痕与正常疤痕的病理组织差别,仅在于疤痕深部胶原纤维的增厚,排列不规则,或呈波澜形,或缠绕成绳索状。胶原蛋白的合成代谢超常持续进行,超过分解代谢的速度,在相当长时间内,形成大量胶原纤维,其常见原因与某些局部或全身的诱发困素存在有关。局部因素:异物、炎症、换药时手套上的滑石粉、棉花纤维、线结以及某些化学物质等。此外,细胞破坏后所析离的角质素也是刺激疤痕增生的局部因素。全身因素:如孕妇、甲亢患者均易发生增生性疤痕,而增生性疤痕极少见于老年人。
5、瘢痕疙瘩:瘢痕疙瘩是以具有持续性增大为特点的疤痕。因常出现向四周健全皮肤浸润、呈蟹足样的形象,故又名蟹足肿。一般分为两型:1)肿瘤型;2)浸润型。病因与全身因素有关,特异性身体素质,轻微的损伤、蚊虫叮咬、预防接种、穿耳孔等都可形成瘢痕疙瘩。局部性因素:如异物、炎症、局部牵拉等易诱发增生倾向。
6、蹼状疤痕:形似鸭蹼状,故称蹼状疤痕。常见于内外眦角、鼻唇沟、口角、指掌侧、虎口、鼻孔、尿道口、阴道口、会阴等部位。关节部位的蹼状疤痕使关节屈曲挛缩,伸直多受限,影响形态及功能。蹼状疤痕最宜采用“Z”成形术矫治。
7、桥状疤痕:疤痕两端以蒂与四周皮肤相连,形状似桥。
8、挛缩疤痕其与肌成纤维细胞。疤痕内肌成纤维细胞比例增加,并出现收缩,导致临床症状出现。手术时机:一般不易过早,应待疤痕稳定,进入成熟阶段,基底松动后进行。松解挛缩是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术后初期应行制动以保证移植的皮肤或修复的组织顺利愈合,肢体应该处于功能位。后期应该主动配合功能锻炼。
四、疤痕形成的几个阶段
疤痕形成的阶段有什么
疤痕形成的阶段有什么?疤痕,是时间留在我们身上的一道伤,不管是烧烫伤、外伤,甚至是青春痘都会在我们的肌肤上留下疤痕的印记,那么,疤痕形成的阶段有什么?
疤痕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疤痕科专家介绍,皮肤的疤痕愈合,是人体自卫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体创伤的必然产物。疤痕的形成过程可分为三个时期:炎症期、增生期、成熟期。疤痕形成的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清楚,目前一般认为是由于机体炎症反应,胶原纤维的合成与降解不平衡、异常粘多糖的出现以及肌成纤维细胞的增生所造成。
疤痕形成的阶段有什么?
炎症期—炎症反应是人体遭受损伤时对各种致炎刺激物引起的损害所发生的一种防御反应。它包括血流动力学改变,血管通透性升高,炎症细胞反应等,临床症状为局部红、肿、热、痛及功能改变,它通过局部组织变质、渗出和增生来局限、消灭和排斥外来的致病因子和因伤致死的细胞,从而为创面愈合奠定基础。
增生期—皮肤损伤主要指上皮组织和结缔组织的缺损,皮肤创面愈合主要涉及上皮组织和致密结缔组织修复与再生。创面愈合后,经过1-3个月,创面边缘开始疤痕增生,有时候可以见到扩张的毛细血管,表面粗糙,伴有瘙痒、疼痛等不适之感。
成熟期—通常6个月左右疤痕增生达到高峰,之后疤痕就逐渐成熟、软化。疤痕开始变得成熟的标志首先是颜色上的改变,从原来的鲜红转为深红,进而变成紫色或者褐色,最后与疤痕周围的皮肤颜色变得接近;疤痕表面出现褶皱,毛细血管减少直至消失,硬度变软,厚度变薄,疼痛症状最终消失,但瘙痒却可以持续很长时间,直至疤痕完全成熟。疤痕的成熟过程比较缓慢,通常情况需要经历半年到2年的时间,有部分患者还可长达3-4年的时间,而且不同部位的疤痕成熟的时间长度也不一样。
温馨提示:疤痕患者万不可贪图便宜,听信一些夸张广告和诱人的价格到一些不正规的诊所做疤痕去除,为了您的身体健康和保证治疗的最佳效果。请选择正规的医院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