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化学武器的有哪些
一、化学武器和生物武器有何区别
化学武器是通过爆炸的方式(比如炸弹、炮弹或导弹)释放有毒化学品或称化学制剂。化学武器通过包括窒息、神经损伤、血中毒和起水疱在内的令人恐怖的反应杀伤人类。按化学毒剂的毒害作用把化学武器分为六类:神经性毒剂(主要有塔崩、沙林、梭曼)、糜烂性毒剂(主要是芥子气、氮芥和路易斯气)、全身中毒性毒剂(如氢氰酸、氰气)、失能性毒剂(如毕兹)、刺激性毒剂(主要有氯苯乙酮、西埃斯)、窒息性毒剂(如光气、氯气、双光气、氯化氢)。
生物武器是以生物战剂杀伤有生力量和破坏植物生长的各种武器、器材的总称。其生物制剂包括立克次体、病毒、毒素、衣原体、真菌等,以及携带生物制剂的其他生物,如被制剂感染的老鼠、蟑螂、蚊子等。具有引起疾病能力和传染能力,以削弱敌方的战斗力和战争动员能力。
生物武器主要有:
一、病毒类,如天花病毒、各种马脑炎病毒、热病毒等;
二、细菌类,主要有炭疽菌、鼠疫杆菌、伤寒杆菌、霍乱弧菌等;
三、立克次氏体类,一种能导致斑疹伤寒、战壕热等流行疾病的特殊病原体;
四、衣原体类,主要有鸟疫衣原体;
五、真菌类,主要有球孢子菌、组织孔孢浆菌等;
六、毒素类,主要有肉毒杆菌毒素、葡萄球菌糖毒素、真菌毒素等。
二、中国有化学武器吗
中国没有化学武器。
1997年4月7日,中国批准了《禁止化学武器公约》,成为该公约的原始缔约国。
中国常驻禁止化学武器组织代表薛捍勤大使5日在荷兰海牙召开的《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第12次缔约国大会上发言,强调公约的普遍性和缔约国履约措施的重要性,呼吁各缔约国加强化工领域的国际合作。
加强公约的普遍性和国家履约措施是确保全面有效实施公约的重要保障,中国支持通过合作与鼓励的方式推进关于普遍性和履约措施的行动计划。
化工领域的国际合作是公约的重要支柱。有效的国际合作对提高缔约国的化学武器防护能力,促进缔约国间的正常贸易、增强公约普遍性具有积极意义。中方呼吁缔约国重视国际合作问题,投入更多资金和技术,制定切实可行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开展实质性交流与合作。
尽快、彻底销毁化学武器是公约的核心内容和根本目标。中方认为,在公约规定时限内销毁全部化学武器关系到公约的权威和信誉。她敦促化学武器拥有国严格按照公约规定和缔约国大会的有关决定,加快销毁进度,争取早日完成销毁工作。
扩展资料
销毁化学武器是《公约》规定的最重要的义务。这也是《公约》实施中花费最大的一个方面。
大部分销毁费用是由于在最新技术上的投资,这种投资的目的是确保在弹药运输和销毁的各个阶段以及在化学毒剂的去除和销毁时把对人类和环境构成的危险控制在最低水平。因此,销毁必须在高度专门化的设施内进行。
销毁化学毒剂在技术上有两种主要作法:一种是将毒剂直接焚烧,另一种是通过各种化学反应进行中和。为了发展其他方法也一直在进行研究。
每一缔约国可以自行决定采用哪一种销毁方法,但是必须达到严格的环境标准,销毁必须是彻底和不可逆转的,而且设施的设计应该能够允许进行充分的核查。有必要继续为化学武器的非军事化和销毁继续探索可替代技术,以便发展各种既具有费用效益又是在环境上负责任的工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关于禁止发展、生产、储存和使用化学武器及销毁此种武器的公约
三、化学武器有哪些呢
包括装有毒剂的化学炮弹、航弹、火箭弹、导弹和化学地雷、飞机布洒器、毒烟施放器材,以及装有毒剂前体的二元化学炮弹、航弹等。
化学武器在陆海空军及导弹部队中均有装备。使用时,将毒剂分散成蒸气、液滴、气溶胶或粉末等状态,使空气、地面、水源和物体染毒,造成人员伤亡,迟滞敌方军事行动。
化学武器的特点:
(1)杀伤范围广、扩散速度快、威力大。据统计,作战使用5吨神经性毒剂沙林(GB),其杀伤范围可达260平方千米,与一枚当量为2000万吨的热核武器相当。
(2)杀伤途径多。毒剂一般以气溶胶、液滴形式使用,可通过皮肤、呼吸道、伤口直接杀伤人畜,也可经由水、食物间接造成伤害。多数爆炸型化学弹药还有破片杀伤作用。
四、化学武器的种类都有什么呢
1、化学武器按毒剂分散方式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
(1)爆炸分散型借炸药爆炸使毒剂成气雾状或液滴状分散。主要有化学炮弹、航弹、火箭弹、地雷等。
(2)热分散型借烟火剂、火药的化学反应产生的热源或高速热气流使毒剂蒸发、升华、形成毒烟(气溶胶)、毒雾。主要有装填固体毒剂的手榴弹、炮弹及装填液体毒剂的毒雾航弹等。
(3)布洒型利用高压气流将容器内的固体粉末毒剂、低挥发度液态毒剂喷出,使空气、地面和武器装备染毒。主要有毒烟罐、气溶胶发生器、布毒车、航空布洒器和喷洒型弹药等。
2、化学武器按装备对象可分为步兵化学武器,炮兵、导弹部队化学武器和航空兵化学武器等三类。他们分别适用于小规模、近距离攻击或设置化学障碍;快速实施突袭;集中的化学袭击和化学纵深攻击;以及灵活机动地实施远距离、大纵深、大规模的化学袭击。
扩展资料:
与常规武器比较,其特点有:
毒性作用强
化学武器主要靠化学毒物的毒性发挥战斗作用。化学战剂多属剧毒或超毒性毒物。其杀伤力远远大于常规武器。据wwⅠ战场对比统计,化学战剂的杀伤效果为高爆炸药的2~3倍。近代化学武器的发展,已使毒剂的毒性比wwⅠ所用毒剂的毒性高达数十乃至数百倍,因此在化学战条件下可造成大批同类中毒伤员。
中毒途径多
常规武器主要靠弹丸或弹片直接杀伤人员。化学武器则可能通过毒剂的吸入、接触、误食等多种途径,直接或间接地引起人员中毒。
持续时间长
常规武器只是在爆炸瞬间或弹片(丸)飞行时引起伤害。化学武器的杀伤作用不会在毒剂施放后立即停止。其持续时间取决于cwa的特性、袭击方式和规模以及气象、地形等条件。
杀伤范围广
化学袭击后的毒剂蒸气或气溶胶(初生云)随风传播和扩散,使得毒剂的效力远远超过释放点。故其杀伤范围较常规武器大许多倍。
染毒空气能渗入要塞、堑壕、坑道、建筑物、甚至装甲车辆、飞机和舰舱内,从而发挥其杀伤作用。换言之,对于常规武器具有一定防护能力的地域和目标,使用化学武器显然
更为有效。化学武器的这种扩散“搜索”能力,不需高度精确的施放手段。因此对确切方位不能肯定的小目标的袭击,使用化学武器比使用常规武器成功的可能性更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化学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