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其他资讯 > 正文

其他资讯

鱼鳞角化症(鱼鳞藓)

安心医药2023-11-12其他资讯77
一、鱼鳞病是什么原因引起摘要:鱼鳞病是一组遗传性角化障碍性皮肤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干燥。伴有鱼鳞状脱屑。本病多在儿童时发病,主要表现为四肢伸侧或躯干部皮肤干燥、粗糙,伴有菱形或多角形鳞屑,外观如鱼鳞状

一、鱼鳞病是什么原因引起

摘要:鱼鳞病是一组遗传性角化障碍性皮肤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干燥。伴有鱼鳞状脱屑。本病多在儿童时发病,主要表现为四肢伸侧或躯干部皮肤干燥、粗糙,伴有菱形或多角形鳞屑,外观如鱼鳞状或蛇皮状。那么,鱼鳞病该怎么治疗呢?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相关资料一起来看看吧!鱼鳞病是一组遗传性角化障碍性皮肤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干燥。伴有鱼鳞状脱屑。本病多在儿童时发病,主要表现为四肢伸侧或躯干部皮肤干燥、粗糙,伴有菱形或多角形鳞屑,外观如鱼鳞状或蛇皮状。寒冷干燥季节加重,温暖潮湿季节缓解。易复发。多系遗传因素致表皮细胞增殖和分化异常,导致细胞增殖增加和(或)细胞脱落减少。

一、疾病病因

1、寻常型鱼鳞病

为具有不全外显率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目前认为是mRNA的不稳定,转录后控制机制缺陷所致。

2、性联隐性鱼鳞病

为X染色体连锁隐形遗传。类固醇硫酸酯酶基因(STS)缺失或突变,造成硫酸胆固醇积聚,角质层细胞结合紧密不能正常脱落,形成鳞屑。

3、板层状鱼鳞病

系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基因定位多个位点,包括2q33-35、19p12-q12、定位于14q11TGM1基因发生突变、缺失或插入,至细胞粘连和细胞被膜蛋白交联缺陷。

4、表皮松解性角化过度鱼鳞病

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致病基因与角蛋白1(K1)和角蛋白10(K10)基因突变有关,导致角蛋白的合成或降解缺陷,影响基底层角质形成细胞内张力微丝的正常排列与功能,进而造成角化异常及表皮松解。

5、先天性非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

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由多个基因如脂氧合酶12(R)(ALOX12B)基因、油脂氧化酶3(ALOXE3)基因的突变引起。

6、迂回性线状鱼鳞病

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是由染色体5p32上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Kazal5型(SPINK5)基因突变造成。

二、临床表现

1、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寻常鱼鳞病

本型为常见的轻型鱼鳞病,亲代一方或双方患病则家中常有患者,但无性别差异。常自幼年发病,成年后症状减轻或消失。皮损表现轻重不一,轻者仅冬季皮肤干燥,无明显鳞屑,搔抓后有粉状落屑。常见者除皮肤干燥外,尚可见灰褐色或深褐色菱形或多角形状鳞屑,中央固着,边缘游离。

本病多对称分布于四肢伸侧及躯干,尤以肘膝伸侧为著。屈侧亦可出现,手背常有毛囊性角质损害,伴有掌跖过度角化。一般颜面、头皮、肘窝、腋下、腮窝、外阴、及臀裂常不被侵犯。冬季加重,夏季减轻。患者常有异位性体质,如枯草热及哮喘等。

2、性联遗传寻常鱼鳞病

较少见。由于本病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故几乎全部是男性,多于出生后3个月发病。皮损与上型略异,鳞屑大而显著,呈黄褐色或污黑色大片鱼鳞状,皮肤干燥粗糙,皮损可局限或泛发,颈前部,四肢伸侧,躯干常受累,如面部受累,则仅限于耳前及颜面侧面。幼儿期腋窝、肘窝等部亦可受累,成人期_窝可受累,颈部受累最重,躯干部腹部较背部严重。一般不发生毛囊角化。掌跖皮肤正常。夏季减轻。皮损不随年龄增长而减轻,有时反而增剧。角膜后壁及后弹性层膜上可有小浑浊点状,不影响视力。可有隐睾症,骨骼异常等。

3、表皮松解性角化过度鱼鳞病

又称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临床少见。生时或生后几小时,出现泛发性红斑鳞屑,鳞屑脱落后全身红皮,广泛分布的大疱,水疱愈合后无瘢痕。随年龄增长,水疱和红皮逐渐减轻消退,表现为疣状角化过度,特别是肘窝、_窝、腋窝、腹股沟等屈侧和间擦部位。

4、板层状鱼鳞病

系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非常少见。出生后全身即为一层广泛的火棉胶状的膜紧紧地包裹,2~3周后该膜脱落,皮肤呈广泛弥慢性潮红,上有灰棕色四边形或菱形大片鳞屑,中央固着,边缘游离。往往对称性发于全身躯干四肢,包括皱褶部。掌跖过度角化,病程经过迟缓,可终生存在,至成年期红皮症可减轻,但鳞屑仍存在。1/3患者有严重的睑外翻,唇外翻。

5、迂回性线状鱼鳞病

躯干和四肢近端泛发性多环状匍形性皮疹,外围有增厚、变化缓慢的角质边缘,_窝和肘窝的屈面苔藓形成或角化过度。一些病例可发生松弛型角层下水疱,掌跖多汗。大多数病例可见竹节发。本病常同时存在特应性皮炎。随年龄增长,皮肤和毛发逐渐好转,但皮肤仍干燥,脱细屑。

6、先天性非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

出生时即婴儿被包裹在羊皮纸样或火棉胶样的膜内,活动受限,伴睑外翻。24小时内出现裂纹和剥脱,10~14天后,出现大片角质板剥离,同时快速好转。随着膜的剥脱,见其下红斑和鳞屑,通常为全身性,可累及面部,掌跖部和屈侧部:鳞屑较大,在腿部呈板状,躯干部、面部和头皮则较细小。瘢痕性脱发,甲营养不良和睑外翻常见,并常伴有色素性视网膜炎。此外本病有发展成皮肤癌的可能,包括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

三、诊断方法

1、有家族史;

2、皮损表现;

3、组织病理改变

(1)显性遗传性鱼鳞病表皮中度角化过度,伴颗粒层变薄或消失;

(2)性联寻常型鱼鳞病角化过度,颗粒层正常或稍厚;

(3)表皮松解角化过度鱼鳞病表皮松解性角化过度或颗粒变性。

四、治疗方法

1、避免热水烫洗、清洁剂和搓澡等刺激,经常外用润肤剂。

2、西药外用以油性、保护性或角质溶解的药物,可酌情应用以下药物。

尿素乳膏,其作用就是软化皮肤,避免手足皲裂,对寻常型鱼鳞病有效。外涂皮损部位,一天2~3次。

鱼肝油软膏,治疗寻常性鱼鳞病使用方法是外涂皮损部位,一天1~2次。

维A酸乳膏或软膏(0.025%;0.1%)外搽患处治疗鱼鳞病、毛囊角化症,一天2次。

3、口服西药以维生素A类药为主,如:维生素A、维生素A酸、迪银片。

4、因本病与遗传有关,目前还没有很好的根治办法,要让患者树立信心,坚持治疗,保持良好的心情。

二、鱼鳞病的症状有哪些

在各种各样的皮肤病中,鱼鳞病的存在同样是会带给患者难以忍受的痛苦的,因此,本文特对鱼鳞病的症状做了详细的介绍,以让大家能够对鱼鳞病有更多的了解。

1.症状一:表皮松解性角化过度鱼鳞病。又称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临床少见。生时或生后几小时,出现泛发性红斑鳞屑,鳞屑脱落后全身红皮,广泛分布的大疱,水疱愈合后无瘢痕。但是,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大,其皮肤表面上的水疱和红皮也会呈现出越来越淡和消退的情况,表现为疣状角化过度,特别是肘窝、_窝、腋窝、腹股沟等屈侧和间擦部位。

2.症状二:板层状鱼鳞病。系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非常少见。出生后全身即为一层广泛的火棉胶状的膜紧紧地包裹,2~3周后该膜脱落,皮肤呈广泛弥慢性潮红,上有灰棕色四边形或菱形大片鳞屑,中央固着,边缘游离。往往对称性发于全身躯干四肢,包括皱褶部。掌跖过度角化,病程经过迟缓,可终生存在,至成年期红皮症可减轻,但鳞屑仍存在。1/3患者有严重的睑外翻,唇外翻。

3.症状三:迂回性线状鱼鳞病。躯干和四肢近端泛发性多环状匍形性皮疹,外围有增厚、变化缓慢的角质边缘,_窝和肘窝的屈面苔藓形成或角化过度。一些病例可发生松弛型角层下水疱,掌跖多汗。大多数病例可见竹节发。本病常同时存在特应性皮炎。随年龄增长,皮肤和毛发逐渐好转,但皮肤仍干燥,脱细屑。

注意事项

鱼鳞病患者在对病症发作的症状有所了解后,其在日常饮食中还应该远离海鲜和辣椒等食物。

三、鱼鳞病的临床表现

1.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寻常鱼鳞病

本型为常见的轻型鱼鳞病,亲代一方或双方患病则家中常有患者,但无性别差异。常自幼年发病,成年后症状减轻或消失。皮损表现轻重不一,轻者仅冬季皮肤干燥,无明显鳞屑,搔抓后有粉状落屑。常见者除皮肤干燥外,尚可见灰褐色或深褐色菱形或多角形状鳞屑,中央固着,边缘游离。

本病多对称分布于四肢伸侧及躯干,尤以肘膝伸侧为著。屈侧亦可出现,手背常有毛囊性角质损害,伴有掌跖过度角化。一般颜面、头皮、肘窝、腋下、腮窝、外阴、及臀裂常不被侵犯。冬季加重,夏季减轻。患者常有异位性体质,如枯草热及哮喘等。

2.性联遗传寻常鱼鳞病

较少见。由于本病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故几乎全部是男性,多于出生后3个月发病。皮损与上型略异,鳞屑大而显著,呈黄褐色或污黑色大片鱼鳞状,皮肤干燥粗糙,皮损可局限或泛发,颈前部,四肢伸侧,躯干常受累,如面部受累,则仅限于耳前及颜面侧面。幼儿期腋窝、肘窝等部亦可受累,成人期腘窝可受累,颈部受累最重,躯干部腹部较背部严重。一般不发生毛囊角化。掌跖皮肤正常。夏季减轻。皮损不随年龄增长而减轻,有时反而增剧。角膜后壁及后弹性层膜上可有小浑浊点状,不影响视力。可有隐睾症,骨骼异常等。

3.表皮松解性角化过度鱼鳞病

又称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临床少见。生时或生后几小时,出现泛发性红斑鳞屑,鳞屑脱落后全身红皮,广泛分布的大疱,水疱愈合后无瘢痕。随年龄增长,水疱和红皮逐渐减轻消退,表现为疣状角化过度,特别是肘窝、腘窝、腋窝、腹股沟等屈侧和间擦部位。

4.板层状鱼鳞病

系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非常少见。出生后全身即为一层广泛的火棉胶状的膜紧紧地包裹,2~3周后该膜脱落,皮肤呈广泛弥慢性潮红,上有灰棕色四边形或菱形大片鳞屑,中央固着,边缘游离。往往对称性发于全身躯干四肢,包括皱褶部。掌跖过度角化,病程经过迟缓,可终生存在,至成年期红皮症可减轻,但鳞屑仍存在。1/3患者有严重的睑外翻,唇外翻。

5.迂回性线状鱼鳞病

躯干和四肢近端泛发性多环状匍形性皮疹,外围有增厚、变化缓慢的角质边缘,腘窝和肘窝的屈面苔藓形成或角化过度。一些病例可发生松弛型角层下水疱,掌跖多汗。大多数病例可见竹节发。本病常同时存在特应性皮炎。随年龄增长,皮肤和毛发逐渐好转,但皮肤仍干燥,脱细屑。

6.先天性非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

出生时即婴儿被包裹在羊皮纸样或火棉胶样的膜内,活动受限,伴睑外翻。24小时内出现裂纹和剥脱,10~14天后,出现大片角质板剥离,同时快速好转。随着膜的剥脱,见其下红斑和鳞屑,通常为全身性,可累及面部,掌跖部和屈侧部:鳞屑较大,在腿部呈板状,躯干部、面部和头皮则较细小。瘢痕性脱发,甲营养不良和睑外翻常见,并常伴有色素性视网膜炎。此外本病有发展成皮肤癌的可能,包括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

四、鱼鳞病要怎么治

患有鱼鳞皮肤疾病的患者,可以通过清洗治疗,中药调理治疗,物理治疗等方法来进行治疗,虽然说鱼鳞皮肤病疾病是一种顽固性的皮肤疾病,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患者只要有足够的信心,就可以完全的康复,所以在治疗的时候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

鱼鳞病主要表现为四肢伸侧或躯干部皮肤干燥、粗糙,伴有菱形或多角形鳞屑,外观如鱼鳞状或蛇皮状。对患者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所以如果发现了此病还是要及早进行系统性的治疗才是正道,现在比较认同的就是中药熏蒸疗法。

鱼鳞病在医学上被称作是皮肤代谢异常,那么您知道鱼鳞皮肤病能根治吗?鱼鳞皮肤病如何治疗才好呢,下面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希望以下信息可为大家带来帮助

建议采用:

1、清洗治疗:鱼鳞皮肤病的表层会出现皮肤脱落的现象,这是因为严重的皮肤干燥而造成,那么平时可以通过使用一些护理液清洗的方法来治疗,适当的使用一些含碱量比较高的高锰酸钾溶液,这样可以杀菌消毒,还能够修复皮肤,防止皮肤的脱落,皮肤瘙痒。但是副作用很大,不推荐使用,目前比较被认可的就是专利中药熏蒸祛鱼鳞皮肤技术。

2、中药调理:鱼鳞病的特点就是“血燥风盛,淤血为阻,肌肤失养”,我们可以从改善微循环这一思路入手,立足于养血润燥等特点。中药熏蒸就是利用皮肤这一生理特性,使药物通过皮肤表层吸收,角质层渗透和真皮层转运进入血液循环而发挥药效。

鱼鳞角化症(鱼鳞藓)

皮肤的吸收渗透与湿度有关,药汽的湿度正好增强吸收渗透的效果。药汽的湿热刺激使皮肤温度升高,皮肤温度升高,皮肤毛细血管扩张,保进血液及淋巴液的循环,促进新陈代谢,使周围组织营养得以改善,药汽的温热刺激还使毛孔开放,全身出汗,让体内“毒素”随汗排出体外,既扶元固本又消除疲劳,给人以舒畅之感;同时又能刺激皮肤的神经末梢感受器,通过神经系统形成新的反射,从而破坏了原有的病理反射联系,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药离子在由下至上循行的途径上,还同时渗透穴位、疏通经络,故能益气养血,调节机体阴阳平衡。

治疗过程温馨亲切,有助于消除患者的紧张感、不适感,提高对药离子渗透度,从而达到免疫、血液、皮肤的三重平衡。

患有严重的鱼鳞皮肤疾病的患者,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治疗,但是在治疗的时候,一定要采取对症下药的原则治疗,皮肤疾病非常容易出现反复发作的现象,所以生活当中一定要加强护理,避免皮肤受到外界的损害,避免皮肤长期的去接触化学物品,避免长期的在阳光下曝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