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医药招商 > 正文

医药招商

汗管瘤的症状

安心医药2023-11-08医药招商119
一、什么是汗管瘤怎么治疗汗管瘤(Syringoma)又称汗管囊瘤(Syringocystoma)或汗管囊肿腺瘤,是表皮内小汗腺导管的一种腺瘤。汗管瘤是一种良性肿瘤,对人体健康无影响,目前尚未发现有向恶

一、什么是汗管瘤怎么治疗

汗管瘤(Syringoma)又称汗管囊瘤(Syringocystoma)或汗管囊肿腺瘤,是表皮内小汗腺导管的一种腺瘤。汗管瘤是一种良性肿瘤,对人体健康无影响,目前尚未发现有向恶性肿瘤(癌症)转化的病例。汗管瘤患者多为女性(也有部分男性),女性常在妊娠期、月经前期或使用女性激素时皮疹增大。部分患者有家族史,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方式遗传。

症状:

1、好发于女性,青春期发病。多发性损害见于面部,尤其是眼睑、颈部和前胸。少数患者为发疹性,除面部外,胸、腹及四肢可有广泛对称性发疹。通常呈对称性分布,少数病人有家族史。

2、直径为1~5mm、高出皮肤的扁平丘疹,类似粟粒,颜色与正常肤色相近,稍有蜡样光泽,个别可由淡黄转变至深褐色。

常见的眼部汗管瘤

3、丘疹多为单个散在分布,几个到几十个数目不等,有时可密集成片,但相邻的两个凸起不发生融合、凸起触之稍有硬实感,少数质地较软 4、没有痒、疼、红肿等不适症状,一般无自觉症状,但也有的患者在夏季因出汗困难有瘙痒或灼热感。

5、系一种慢性病程、多数持续几十年,很少自行消退。

6、对人体健康无影响,但是部分影响美容,可长期造成人体精神情志压抑。

汗管瘤的症状

治疗:

多数医学书籍在描述汗管瘤时,通常为汗管瘤属于良性皮肤肿瘤,对健康没有影响,无需治疗,为美容需要可以应用电解、浅层电凝固法及二氧化碳激光治疗。

目前未发现特效的治疗汗管瘤的方法或药物。

二、汗管瘤与血管瘤有那些区别

汗管瘤【概述】

汗管瘤(Syringoma)又称汗管囊瘤(Syringocystoma)或汗管囊肿腺瘤。现已证明为一种向汗管分化的小汗腺肿瘤,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方式遗传。

汗管瘤的主要特征有:

①女性多于男性,特别是年青女性容易发病,并且多见于眼周,尤其是下眼睑的内侧,其次为外阴部、上颊部、胸部、额部、指背等处,通常呈对称性分布,少数病人有家族史。

②没有痒、疼、红肿等不适症状。但可见到几个到几十个数目不等、直径为1~5mm、高出皮肤的丘疹,类似粟粒,颜色与正常肤色相近,稍有蜡样光泽。个别可由淡黄转变至深褐色。

③丘疹多为单个散在分布,有时可密集成片,但相邻的两个凸起不发生融合、凸起触之稍有硬实感,少数质地较软。

④系一种慢性病程、多数持续几十年,甚至终生不消退。

【治疗措施】

1.一般无需治疗,也可试用电解或CO2激光。祛斑液或20%尿素霜外用,可使表皮脱落减轻症状。

2.近远堂汗管瘤外用组合:具有全天然、不留疤的特点。由僵蚕、蜈蚣、制草乌、五灵脂、白芍、紫地丁、地龙、乌梢蛇、鸡血藤、五叶草、当归、三七等成分组成。可以祛腐生新、清热解毒、软坚散结。使血管闭塞,组织萎缩,使病变组织蛋白发生凝固坏死,使瘤体脱落。

【病理改变】

真皮上部可见多数管埋入纤维基质中,导管内衬两层上皮细胞,腔内含有无定形碎片。部分导管为小的上皮细胞索构成逗点状或蝌蚪状外观。

【临床表现】

本病好发于女性,青春期发病。多发性损害见于面部,尤其是眼睑、颈部和前胸。少数患者为发疹性,除面部外,胸、腹及四肢可有广泛对称性发疹。皮疹为皮色、淡黄色或褐色的扁平丘疹,直径1~3mm大小,坚实,可群集但不融合,一般无自觉症状,有的病人在夏季因出汗困难有瘙痒或灼热感。

汗管瘤多见于女性的上下眼睑,前额两侧等处,也可见于胸腹乳房和外阴部。皮疹可表现为正常肤色,淡黄色和的半球形扁平丘疹,质较硬。其直径1--3毫米大小,多数密集而不融合,常对称分布。汗管瘤无痛痒等自觉症状。汗管瘤是由脂肪代谢障碍所引起的人体表皮小汗腺导管的一种痣样肿瘤。与内分泌、妊娠、月经及家族遗传等因素有关。中医认为多由肌肤腠理毛孔不密,风热邪毒侵入皮肤,或人体肝虚血燥,筋气不荣,郁积皮肤生成丘疹而发病。

汗管瘤严重影响人的面部眼周美观。给人造成很大精神压力和情绪影响。此病属慢性病程,终生不会自行消退。有的汗管瘤多年静止无变化.当人出现精神创伤,过度劳累,月经期或内分泌失调等人体免疫力降低的时候,皮疹可逐渐增多或增大或数个融合成一个大的结节性汗管瘤,使治疗难度加大,治疗时间加长。

因为激光、冷冻、高频电离子属创伤性的治疗方法,治疗时疼痛红肿起疱,有时需要打麻药针。治疗眼周的汗管瘤容易造成眼部的损伤,很不安全。上述治疗方法很难控制皮层的治疗深度。容易损伤真皮层神经和血管及皮下组织,产生永久性疤痕。所以说汗管瘤不适宜用激光、冷冻、高频电离子等创伤性的方法治疗。腐蚀性化学物品如硫酸(镪水)、盐酸、石碳酸、氢氧化钠、石灰等属强酸、强碱危险性化学物品。对人体皮肤有强烈的腐蚀作用。一但沾上皮肤会立即向下穿透皮肤表皮、真皮、甚至深达骨膜层。烧伤皮肤肌肉和神经血管组织。将造成永久性损伤疤痕。所以绝对不能用以上腐蚀性化学物品治疗。什么是血管瘤?

【概述】

血管瘤是先天性良性肿瘤或血管畸形,多见于婴儿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它起源于残余的胚胎成血管细胞,发生于口腔颌面部的血管瘤占全身血管瘤的60%,其中大多数发生于颜面皮肤、皮下组织及口腔粘膜、如舌、唇、口底等组织,少数发生于颌骨内或深部组织。血管瘤按其临床表现及组织学特征一般可分为毛细血管型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及蔓状血管瘤,其中以毛细血管瘤及海绵状血管瘤较常见。

【诊断】

1.瘤体外观特征(葡萄酒斑状或杨梅状等)。

2.压之褪色或缩小。

3.体位元试验阳性,扪诊及静脉石,穿刺抽出凝全血(海绵型),扪有搏动感,听诊吹风样杂音,压闭供血动脉及杂音消失(蔓状型)。

4.血管造影示瘤区造影剂浓聚或血管畸形。

5.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

【治疗措施】

1.手术治疗,局限者可全部切除,范围广者可部分切除。

2.微波透热治疗,主要应用于海绵状型。

3.放射治疗,用于婴幼儿毛细血管瘤和表浅的海绵状血管瘤。

4.硬化治疗,用于海绵状血管瘤。

5.冷冻治疗,用于杨梅状及海绵状血管瘤。

6.激素治疗,用于婴幼儿血管瘤。

7.血管内栓塞,用于蔓状和巨型海绵状血管瘤。

一般性手术的预防性抗感染选用磺胺类药物(如复方新诺明)或主要作用于革兰氏阳性菌的药物(如红酶素、青酶素等);体质差或并发感染者常联合用药,较常用为:作用于革兰氏阳性菌的药物(如青酶素)+作用于革兰氏阳性菌的药物(如庆大酶素)+作用于厌氧菌的药物(如灭滴灵);手术前后感染严重或有并发症者可根据临床和药敏试验选择有效的抗生素。

血管瘤虽然是一种良性病变,但生长于颜面部者导致严重面部畸形,所以出生后如发现有血管瘤应及时就医,在病变较局限时采用手术等治疗可较彻底消除病变,由于病变局限,手术也不致引起较严重的面部畸形,如不及时治疗,瘤体随时间推移逐渐增大,此时切除后可因大面积组织缺损导致严重术后畸形;甚至可由于波及重要结构而不能根治,某些血管瘤(如颌骨中心性血管瘤)可突然破裂,造成致死性大出血,这种类型的血管瘤也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最佳的治疗方式和时机,在充分准备的情况下手术,可大大降低手术风险。

【临床表现】

一、毛细血管型血管瘤,由发育异常的扩张的毛细血管构成。

1.多发于颜面部及口腔粘膜。

2.不高出皮肤者为鲜红或紫红色,周界清,外形不规则,呈葡萄酒斑状;高出皮肤者表面高低不平,似杨梅状。

3.压迫瘤体时由于血液流出瘤体,表面颜色退去,解除压力后,血液立即充满瘤体,恢复原有的大小及色泽。

二、海绵状血管瘤,由发育畸形的无数血窦组成。

1.蓝紫色、柔软的包块。

2.可压缩。

3.体位元移动试验阳性,即瘤体低于心脏平面时瘤内血液回流受阻,瘤体增大,瘤体高于心脏平面时血液回流通畅,瘤体缩小。

4.在柔软的瘤体内有时可扪及静脉石。

5.穿刺抽出可凝固全血。

三、蔓状血管瘤,由血管壁显著扩张的动脉与静脉直接吻合而成。

1.肿瘤高起呈串珠状,表面温度较高。

2.扪诊有搏动感,听诊有吹风样杂音。

3.压闭供血动脉则搏动及杂音消失。

【辅助检查】

1.对于较表浅,肿瘤较局限者检查专案以检查框限“A”为主;

2.对于较深在部位发病或肿瘤巨大者检查专案可包括检查框限“B”和“A”。

【治愈标准】

1.治愈:治疗后,肿瘤全部切除或消失,外形及功能明显改善。

2.好转:治疗后,肿瘤有缩小,外形及功能有所改善。

3.未愈:治疗后,肿瘤无缩小,外形及功能无改善。

血管瘤最常发生在什么部位?

血管瘤可以发生在全身任何部位,但是最常发生的部位是面颈部,约占全身血管瘤的60%,其中大多数发生在面颈部皮肤、皮下组织及其口腔粘膜。深部和颌骨的血管瘤相对较少,但是治疗更加困难。

2、血管瘤有何特性?

血管瘤是先天性良性肿瘤,为血管的发育畸形,多见于婴儿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它起源于残余的胚胎成血管细胞。

3、血管瘤如何分类?

目前,血管瘤在国际上尚没有一个统一的分类标准,有些医学书上将血管瘤称为血管畸形或血管病变,都是一个名字。国内医学界将血管瘤分为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和蔓状血管瘤三种其中毛细血管瘤和海绵状血管瘤比较常见。

目前国际上对于血管瘤重新进行了定位。将传统上所称的血管瘤分成两大类:血管瘤和血管畸形。血管瘤一般出生时发现,可以自行缩小,在出生后6~12个月血管瘤有一个迅速生长期,之后几年内逐渐缩小。约50%的血管瘤在5年内基本消失,有些可以持续到10岁左右。血管畸形目前可以大致分为动脉畸形、动静脉畸形、静脉畸形和毛细血管畸形。

4、每二、三千人中即有一个血管瘤/胎记病人

在口腔颌面外科领域,血管瘤仅次于唇腭裂,是最多求诊的病状,也是相当棘手的毛病。血管瘤又称"胎记",这种胎记通常是与生俱来,50%患儿会在五、六岁前消失。一旦没有消失或长在明显的脸或手脚上,的确会使患者心理上受到很大的打击,特别是小孩,更容易在成长的过程产生自卑或自闭的倾向,为人父母,尤其需要为孩子们寻找良医来诊治。

5、静脉畸形(过去叫海绵状血管瘤)对患儿(者)的影响

静脉畸形属于良性病变,但是能够引起严重的后果。静脉畸形是畸形的血管窦混乱的无序生长,由无数的侧支动脉所供养。做手术切除及其困难和危险,并且不易切除干净。静脉畸形在出生时即存在,在出生后可能会迅速增大,可以长得很大,导致严重的颜面畸形,或侵犯重要的器官引起严重的后果。

三、什么是汗管瘤

建议:汗管瘤(Syringoma)又称汗管囊瘤(Syringocystoma)或汗管囊肿腺瘤。现已证明为一种向汗管分化的小汗腺肿瘤,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方式遗传。

【治疗措施】

1.一般无需治疗,也可试用电解或CO2激光。祛斑液或20%尿素霜外用,可使表皮脱落减轻症状。

2.近远堂汗管瘤外用组合:具有全天然、不留疤的特点。由僵蚕、蜈蚣、制草乌、五灵脂、白芍、紫地丁、地龙、乌梢蛇、鸡血藤、五叶草、当归、三七等成分组成。可以祛腐生新、清热解毒、软坚散结。使血管闭塞,组织萎缩,使病变组织蛋白发生凝固坏死,使瘤体脱落。

【病理改变】

真皮上部可见多数管埋入纤维基质中,导管内衬两层上皮细胞,腔内含有无定形碎片。部分导管为小的上皮细胞索构成逗点状或蝌蚪状外观。

【临床表现】

本病好发于女性,青春期发病。多发性损害见于面部,尤其是眼睑、颈部和前胸。少数患者为发疹性,除面部外,胸、腹及四肢可有广泛对称性发疹。皮疹为皮色、淡黄色或褐色的扁平丘疹,直径1~3mm大小,坚实,可群集但不融合,一般无自觉症状,有的病人在夏季因出汗困难有瘙痒或灼热感。

汗管瘤多见于女性的上下眼睑,前额两侧等处,也可见于胸腹乳房和外阴部。皮疹可表现为正常肤色,淡黄色和的半球形扁平丘疹,质较硬。其直径1--3毫米大小,多数密集而不融合,常对称分布。汗管瘤无痛痒等自觉症状。汗管瘤是由脂肪代谢障碍所引起的人体表皮小汗腺导管的一种痣样肿瘤。与内分泌、妊娠、月经及家族遗传等因素有关。中医认为多由肌肤腠理毛孔不密,风热邪毒侵入皮肤,或人体肝虚血燥,筋气不荣,郁积皮肤生成丘疹而发病。

汗管瘤严重影响人的面部眼周美观。给人造成很大精神压力和情绪影响。此病属慢性病程,终生不会自行消退。有的汗管瘤多年静止无变化.当人出现精神创伤,过度劳累,月经期或内分泌失调等人体免疫力降低的时候,皮疹可逐渐增多或增大或数个融合成一个大的结节性汗管瘤,使治疗难度加大,治疗时间加长。

因为激光、冷冻、高频电离子属创伤性的治疗方法,治疗时疼痛红肿起疱,有时需要打麻药针。治疗眼周的汗管瘤容易造成眼部的损伤,很不安全。上述治疗方法很难控制皮层的治疗深度。容易损伤真皮层神经和血管及皮下组织,产生永久性疤痕。所以说汗管瘤不适宜用激光、冷冻、高频电离子等创伤性的方法治疗。腐蚀性化学物品如硫酸(镪水)、盐酸、石碳酸、氢氧化钠、石灰等属强酸、强碱危险性化学物品。对人体皮肤有强烈的腐蚀作用。一但沾上皮肤会立即向下穿透皮肤表皮、真皮、甚至深达骨膜层。烧伤皮肤肌肉和神经血管组织。将造成永久性损伤疤痕。所以绝对不能用以上腐蚀性化学物品治疗

四、汗管瘤简介

目录 1拼音 2英文参考 3概述 4疾病名称 5英文名称 6汗管瘤的别名 7分类 8 ICD号 9流行病学 10汗管瘤的病因 11发病机制 12汗管瘤的临床表现 12.1好发部位 12.2临床症状 12.3此外尚有以下亚型 12.3.1透明细胞汗管瘤(clear cell syringoma) 12.3.2发疹性汗管瘤(eruptive syringoma) 12.3.3其他亚类(other variants) 13检查 14汗管瘤的诊断 15鉴别诊断 15.1睑黄瘤 15.2扁平疣 15.3疣状痣 15.4***状汗管囊腺瘤 15.5幼年黑素瘤 15.6硬斑病型基底细胞上皮瘤 15.7毛囊瘤 15.8毛发上皮瘤 15.9发疹性汗管瘤 16汗管瘤的治疗 17预后 18相关检查附: 1治疗汗管瘤的穴位 1拼音

hàn guǎn liú

2英文参考

syringoma

3概述

汗管瘤(syringoma)又称汗管囊瘤(Syringocystoma)或汗管囊肿腺瘤,为表皮内小汗腺导管的一种腺瘤,组织化学研究证明汗管瘤含典型小汗腺起源的磷酸化酶和水解酶,是一种向末端汗管分化的汗腺良性肿瘤。部分患者有家族史。病损好发于眼睑及颊部,以硬韧的小丘疹为主要表现。很少自行消退,但不恶变。可不治疗。

4疾病名称

汗管瘤

5英文名称

syringoma

6汗管瘤的别名

eccrine syringocystadenoma;eruptiva hidroadenoma;syringocysadenoma;syringocystoma;syringohidroadenoma;发疹性汗腺瘤;管状汗腺瘤;汗管汗腺瘤;汗管囊瘤;汗管囊腺瘤;汗腺腺瘤;小汗腺汗管瘤

7分类

肿瘤科>皮肤肿瘤>皮肤附属器肿瘤

皮肤科>皮肤肿瘤>皮肤附属器肿瘤

普通外科>皮肤肿瘤>皮肤良性肿瘤>表皮及其附属器瘤及囊肿

8 ICD号

M8407/0

9流行病学

汗管瘤常见,多见于青年女性,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部分人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出现,但半数以上患者在20~30岁时发病。成年后停止生长;妊娠、月经前期或服用雌激素时病变可增大肿胀。部分有家族史,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方式遗传。

10汗管瘤的病因

1.与遗传有关本病是一种痣样肿瘤,有时有家族史。

2.可能与内分泌失调有关。

11发病机制

组织化学研究证明汗管瘤含典型小汗腺起源的磷酸化酶和水解酶。在真皮上部和中部可见许多囊状导管和一些实性表皮细胞索,包埋于纤维基质中。囊状导管壁常衬以两层细胞,大都扁平。内层细胞偶呈空泡状。一些导管的外壁细胞向外凸出弯曲,形如逗号或蝌蚪样。在连续切片中,可见这些囊性导管与表皮内导管的扩张囊相连,但不与下方的大汗腺分泌段相连。

12汗管瘤的临床表现 12.1好发部位

下眼睑及颊部。颈侧、胸部也较为常见。亦可见于腰、背、四肢及生殖器等处。

12.2临床症状

呈皮肤色,淡黄色或褐黄色,隆起性斑块,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表面光滑或附有油腻物,呈蜡样光泽,边界清楚,其上无毛发,也可呈疣状或***状增生,半球形或扁平丘疹,通常多发,直径一般为数毫米,多数密集而不融合,常对称分布于下眼睑,亦可见于额部、两颊和***。病程慢性,很少自行消退,通常无自觉症状,有时可有瘙痒感(图1),发生于女阴者可有剧痒。

12.3此外尚有以下亚型 12.3.1(1)透明细胞汗管瘤(clear cell syringoma)

常与糖尿病伴发,临床上皮损与汗管瘤相同,年龄、性别及皮损分布亦无差别。两病的差别除组织病理表现外,即常与糖尿病伴发;文献报告60例中,仅1例不伴发糖尿病。亦有报告发疹性皮损者。

12.3.2(2)发疹性汗管瘤(eruptive syringoma)

首先由Darier描述本病。本病组织学上与眼睑汗管瘤相同,但皮损呈发疹性(图2),对称分布于颈部、胸部、腋窝、上臂和脐周。皮损呈光泽性淡攻瑰色丘疹,颇似扁平苔藓和二期梅毒疹。此亚类亦报告与Down综合征伴发,有家族性,亦见于具有透明细胞组织象的糖尿病妇女。本病临床上可与Gougerotcarteaud网状***瘤病混淆。

12.3.3(3)其他亚类(other variants)

个别病例临床上表现不寻常性的汗管瘤。包括限局于头部,引起秃发,呈单侧线状或痣样分布;限局于女阴或***;限局于远端肢体;以及扁平苔藓样和栗丘疹样等型。

13检查

组织病理检查:真皮内可见很多小导管,其壁由两排上皮细胞构成,大多扁平,但内排细胞偶或空泡化。导管腔含无定形物质,有些导管有小的逗点样上皮尾巴,呈蝌蚪状(图3)。此外尚见与导管无联系的嗜堿性上皮细胞束。邻近表皮处,可见囊样导管腔,管腔内充满角蛋白,囊壁衬以含透明角质颗粒的细胞。青春发育期的皮损中,真皮内可见大量成熟或接近成熟的皮脂腺,无皮脂腺导管,直接与毛囊漏斗相连,其上方的表皮呈疣状或***瘤样增生。婴儿及儿童期的皮损内仅有少许或无皮脂腺结构。

透明细胞汗管瘤中通常的汗管瘤巢与透明毛玻璃样物质围绕小而暗色卵圆形核的细胞巢混合存在。免疫组化分析角蛋白表达证明其为传统性汗管瘤的一种代谢性亚型(表1)。

14汗管瘤的诊断

根据临床特点,汗管瘤一般不难诊断。必要时取活检组织病理免疫组化检查明确诊断。

15鉴别诊断

汗管瘤有时需与扁平疣、黄色瘤、丘疹型环状肉芽肿区别。必要时做病理检查明确诊断。

15.1睑黄瘤

睑黄瘤常见于上睑近内眦处,为黄色丘疹或斑块,常对称分布。多见于中年以上妇女,常伴有高脂蛋白血症。

15.2扁平疣

扁平疣主要见于青少年,多发生在面部,但下睑非好发部位,除面部外,也可见于手背,为表面光滑,质硬,粉红、淡黄、浅褐或正常肤色的芝麻至黄豆大小的扁平丘疹。散在或成群分布。一般无症状,偶有疼痛感。可自行消失,组织病理可以确诊。

15.3疣状痣

皮损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为淡黄色或棕黑色疣状丘疹,表面角化过度,粗糙,多呈线状分布。组织病理检查为表皮角化过度,***瘤样增生,棘层肥厚,基底层黑素增多,但无疣细胞。

15.4***状汗管囊腺瘤

***状汗管囊腺瘤多发于头皮,皮损为单个***瘤状结节、斑块,表面有渗出、结痂。组织病理检查为表皮不同程度的***瘤样增生,并不规则地向真皮内陷形成***状囊腔。

15.5幼年黑素瘤

幼年黑素瘤皮损为单发的粉红色或红褐色坚实结节,直径1~2cm,表面光滑或疣状隆起,外伤后易出血。

15.6硬斑病型基底细胞上皮瘤

硬斑病型基底细胞上皮瘤皮损为扁平或略凹陷硬化淡黄色斑,光滑,表面有光泽,边缘常不清楚。组织病理完全不同。

15.7毛囊瘤

毛囊瘤皮损为多发的小圆形坚实丘疹和小结节,面部多见,向中心性分布,少数为单个发丘疹。

15.8毛发上皮瘤

毛发上皮瘤好发于鼻唇沟处,丘疹较大,往往呈半球形,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组织病理可以确诊。

15.9发疹性汗管瘤

汗管瘤应与丘疹性环状肉芽肿和丘疹性梅毒疹鉴别,前者活检呈渐进性坏死,后者梅毒血清反应阳性,皮疹可自行消退。

16汗管瘤的治疗

可不予治疗。影响外观容貌时可采用下列治疗方法。

1.手术治疗。

2.非手术治疗可行电解、CO2激光和液氮冷冻等治疗。

17预后

治疗不彻底时,皮损可复发。

18相关检查

雌激素

治疗汗管瘤的穴位中府

大肌→胸小肌→肱二头肌短头和喙肱肌。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头静脉经过和锁骨上神经中间支、第1肋间神...

少商

中鸣,少商主之。症,寒厥及热厥,烦心善哕,心满而汗出,刺少商出血立已。寒濯濯,心烦,手臂不仁,唾沫...

大椎

状腺即无明显影响,说明该效应与交感神经有关。对肿瘤抑制作用:实验报道,米粒灸小鼠“大椎”,对小鼠实...

百劳

状腺即无明显影响,说明该效应与交感神经有关。对肿瘤抑制作用:实验报道,米粒灸小鼠“大椎”,对小鼠实...

上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