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方位的速记口诀(胎位的种类有哪些)
一、怎么摸胎位
怎么摸胎位,这个问题还是交给我们这些产科医生吧。宝妈宝爸没必要为这个烦恼。至于出于好奇心得话,我在这里简要的介绍一下吧。!
摸胎位是门技术活,说简单也简单,说困难也困难。如果只摸是头位还是臀位,这个比较简单,如果要区分是枕横位,枕前位,枕后位,这个比较难。现在我来图解摸胎大法(腹部触诊四部法),孕妈排尿后躺在床上。
第一部,检查宫底,如果是不规则的是胎臀,如果是球形,有浮球感的是胎头。
第二步,了解胎背在那一侧。
第三步,第四步类似,主要了解胎先露及是否入盆。
总结,个人建议宝妈宝爸不要盲目的自己摸胎位,需要知道胎位可以由医生来触诊。祝好孕
怀孕后,准妈妈一定对肚子里的小人儿充满了好奇,幻想着他躺在自己肚子里是什么模样,他的头部、小脚会在哪个位置等等。孕妈青青也不例外,听人说在胎动时可以摸出宝宝的手和脚在哪里,可她摸着完全没感觉,难道是因为自己肚皮太厚?
可以仅靠“摸”来判断出胎儿头脚在哪里吗?有经验的医生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一般可以诊断出胎儿位置在哪里。但孕妈可别乱学,毕竟缺乏专业知识,万一摸的时候太用力否则抚摸太频繁,可能会引发宫缩,对胎儿造成伤害,尤其是孕晚期阶段。
小贴士:孕晚期就要开始着手准备待产包了,宝宝纸尿裤、衣服、奶瓶都是必不可少的物品,孕妈可别漏了!
那孕期想知道胎儿头脚在哪里,应该怎么做呢?
胎儿“头重脚轻”,正常状态下胎儿在子宫内的姿势为头部向下、屁股向上的姿势,医生上称为“头位”,也就是顶先露,这种胎位在孕晚期胎头能顺利下降,为自然分娩做好准备。顶先露包含了多种胎位,胎位不同,头和脚的位置自然也是不同的。想知道胎儿到底属于哪一种胎位十分简单,看看B超单上的字样就知道了。
一、左枕前位
左枕前位是最常见的正常胎位,也是比较容易顺产的胎位。“枕”指的是胎儿的后脑勺,也就是枕骨,枕前意思是胎儿后脑勺朝前,胎儿枕骨在骨盆左侧,和宝妈是面对面的姿势。
二、枕后位
如果B超单上写的是“枕后位”,那说明胎儿后脑勺是朝后的,他面朝的方向和你一致。枕后位约占顶先露的25%,多发生于骨盆有轻度狭窄的情况下。
除了顶先露的正常胎位外,还有臀先露的、肩先露等胎位。如果发现胎位不正也不必着急,通常在孕36周前,胎位都有机会随着胎儿的活动而自行转变,孕妈也可以在咨询医生后,采用一定的措施来矫正胎位。
怎么摸胎位?
我们常常说的宝宝的胎位是什么样的,其实大多数都是通过b超检查才能够看出来的。或者是产科医生通过触摸来了解。
有一些准妈妈在怀孕期间今天好奇非常想要了解宝宝的胎位情况。就想要自己来摸一下,其实是不可以的,因为我们不是专业的人员,如果摸胎位的话,一是自己也摸不出来,二是在触摸的过程中,如果因为方法不当,造成胎儿脐带绕颈,这就麻烦了,所以如果是好奇的话,还是让产科医生来告诉我们。
摸胎位是一门技术活,医生可以通过摸胎位可以区分出来是头位还是臀位,甚至有的可以更细致一些,可以区分出来是枕横位、枕前位、枕后位,这些。
我们一起来看看医生的方法吧
1、首先是要检查宫底。
也就是医生把手放在子宫底部,来查看胎儿哪个部位位于宫底。
如果摸起来感觉是不规则的,一般就是胎臀。如果摸起来感觉圆圆的,是个球形的话,并且有浮球感的话,此时摸到的应该是胎头。
2、了解胎背在哪一侧
这个时候需要医生的双手放在孕妇子宫的两侧,一只手固定,另一只手按压,就这样交替操作,来分辨胎背和胎儿的四肢在孕妇腹壁的哪一侧。
胎儿的胎背摸起来是平坦饱满的感觉。而胎儿的肢体摸起来则是高低不平的,有结节的感觉。
3、了解胎先露以及是否入盆的情况。
需要医生判断胎先露的部位是头部或者手臂,再把先露的部位向左右两边退动。如果轻松推动就是入盆了,如果退动没有反应也就是没有入盆。
怎么摸胎位?
产科医生常用的摸胎位方法是四步触诊法。四步触诊法能让医生了解孕妇和胎儿的情况:
1.判断孕妇的子宫和宫高是否符合孕周。
2.观察胎儿入盆情况,胎先露是否已衔接。(入盆后胎头不会晃动)
3.估算孕妇羊水量,孕晚期羊水量的正常值是800毫升。
4.估算胎儿的体重。
5.判断胎产式和胎方位。
6.最后确定分娩方式。
四步触诊法如何操作?
四步触诊法一般是建议孕24周后才做。
步骤一:医生把双手放在孕妇子宫底部,丈量子宫底高度,判断宫高值和孕周是否一致。接着医生继续用双手在孕妇腹部轮流轻推,查看胎儿的哪个部位位于宫底。
胎头摸起来是圆圆的,很坚硬,而且按压时会有浮球一样的感觉,胎臂摸起来是宽宽的,很软,形状是不规则的。
步骤二:医生双手放于孕妇子宫两侧,一只手固定,另一只手按压,交替操作,分辨胎背和四肢在孕妇腹壁的哪一侧。胎背摸起来感觉是平坦饱满的,而胎儿肢体摸起来是高低不平,有结节的。
步骤三:医生双手张开,放于孕妇耻骨联合上方,抓住先露部。判断是胎先露是头或臂,再把先露部向左右两边退动,如果轻松推动是没入盆,如果推了却纹丝未动那么就是入盆了。
步骤四:医生双手分别放入胎先露部两边,往骨盆内轻按,确定胎先露部入盆的程度。
到了孕后期,产检时医生总会让孕妈妈躺床上,然后用手摸摸胎儿胎位,监测判断出胎位是否正常。
怎么样摸胎位?
胎儿头部是圆球形,相对来说比较硬,也是最容易摸清楚的部位。因此,胎位是否正常可以通过监测头部的位置来确定。
孕妈妈最好是能在产检时向医生学习了解这种检查方法,但一般在怀孕早、中期时,胎儿往往还漂浮在羊水中,加之活动,所以胎位会经常发生变化,不过在孕32周后就比较固定了。
正常的胎位时,可以在下腹中央摸到胎儿的头部,如果在这个部位摸到圆圆、较硬、有浮球感的东西,那就是胎头。
但要是在上腹部摸到胎头,在下腹部摸到宽软的东西,说明胎儿是臀位,是不正常的胎位。在侧腹部摸到呈横宽走向的东西为横位,也属于不正常胎位。这两种胎位均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措施,如采取胸膝卧位纠正。即便胎位纠正过来后还需要坚持监测,以防再发生胎位不正。
胎位不正要积极转向
预产期要到了,可胎儿明明快出生了,还是臀位或横位,该怎么生呢?
宝宝胎位不正并不表示一定要剖宫产,医生会权衡一下,然后根据具体情况予以最好的建议。
首先应该让宝宝在母体内转向,半数宝宝一开始,也就是孕早期都是胎头向上的,到了孕26 28周,才变成头朝下。如果孕30周还没有自行转向,医生会教孕妈妈采取胸膝卧位纠正,或者是在孕妈妈腹部推挪,帮助宝宝转为头向下的姿势。
如果在纠正后胎位依然无法转为头位,医生可能就会选择剖宫产。
以前没有现在那么先进的科技,那么他们是怎么知道胎儿的胎位呢!那个时候的大夫是根据宝宝身体来根推断儿的胎位,其实有时候我们自己摸一下肚子,也感觉到哪里是头、哪里是屁股,但是为了更加准确,B超才是可靠的,但是胎儿在每个阶段都会变化,直到宝宝入盆才固定下来。
其实不用摸,我们也可以推测宝宝的胎位,就是听宝宝的心跳声,如果宝宝的胎位是正的,那么宝宝的心跳在肚子的下部分,如果宝宝背对的时候,因为我们可以更加贴近宝宝心跳,所以可以听得更加清楚,但是对于一些孕妈肚皮比较厚,羊水比较少,而且心跳比较平稳的,那么就不会那么明显。
医生可以根据抚摸来确认宝宝胎位,就是根据宝宝的背部、头部、手脚来判断的,当医生摸上去是凹凸有致的,那么是宝宝的正面,因为有宝宝的手脚,而如果摸上去是光滑,那么这是宝宝的背部。
在胎儿入盆之后,那么胎儿的头在骨盆里,那么摸下去,就是圆圆和硬硬的,而宝宝屁股是比较软,弹性比较强烈。
医生摸肚子的手法
首先医生在孕妈肚子上交叉摸,就是为交叉子宫底部的胎位,主要等胎儿的头部和臀部,上面我们已经介绍了分辨方法。
最后一步就是摸宝宝的正反面,一边手推孕妈的肚子,另外一边摸胎儿,如果是光滑,就是反面,如果是摸到四肢,那么就是正面。
但是胎儿的位置,随着月份会发生改变,臀位可能变正位,正位也有可能变臀位,胎位的转变跟孕妈的腹壁有很大关系,如果比较结实,那么宝宝改变胎位就比较困难,如果比较松弛,那么宝宝改变就比较容易。
孕妈检查胎位,一般是在30周左右,如果胎位不正,咨询医生,是否可以通过运动来转胎位呢!有些不能强硬转,对胎儿有影响,而纠正时期在33周左右。
一般使用的纠正方法都是胸膝卧位法,孕妈可以双脚跪在瑜伽垫上,然后双手贴瑜伽垫上,双和肩膀平行,胸和肩膀尽量下贴,腿部一定要垂直。
你好,很高兴能回答你的问题!
胎位如何,建议去医院B超检查确认。
怀孕前、中期宝宝出现胎位不正的情况是正常的,到晚期宝宝的胎位才会稳定下来。
希望的回答能帮助到你!
胎位正不正是每个妈妈都特别关心的问题,现在来教大家怎么摸胎位?
检查者站在准妈妈的右侧,采取以下四部手法检测:
第一步:双手在子宫地步交替活动来了解胎位。胎头的特点就是圆、硬;臀部相对较软,不是很圆;有时候有伸腿的动作。这个手法的目的是为了检查子宫底部的胎位。
第二步:用一只手向对侧推孕妈的腹部,另一只手触摸胎儿部分,胎儿脊背较平坦;再推向对侧腹部,换一只手来触摸胎儿的四肢。目的是检查子宫左右两侧的胎位。
胎位:胎儿在子宫里的姿势和位置。胎位是指胎儿先露的指定部位与母体骨盆前、后、左、右的关系,正常胎位多为枕前位。妊娠30周后经产前检查,发现臀位、横位、枕后位、颜面位等谓之胎位不正,其中以臀位为常见。胎位不正如果不纠正,分娩时可造成难产。胎儿出生前在子宫里的姿势非常重要,它关系到孕妇是顺产还是难产。我们知道,子宫内的胎儿是浸泡在羊水中的,由于胎儿头部比胎体重,所以胎儿多是头下臀上的]姿势。正常的胎位应该是胎头俯曲,枕骨在前,分娩时头部最先伸入骨盆,医学上称之为“头先露”。
这里也教孕妈们2种矫正胎位的方法
1、胸膝卧位法:(这个方法适用于胎位为臀位或横位的)
(1)孕妇跪在床上,呈跪伏姿势,两手平贴在床面,双腿分开与肩同宽
(2)胸与肩尽量向床面贴近,脸部朝向身体一侧。
(3)双腿弯曲,让大腿与床面垂直。
2、与胎儿对话
二、胎位有哪几种
1头位头先露
头位是指是胎儿在子宫内是头居下方,臀在上的倒立位置,是相对正常的胎位。头先露是指以枕骨为指示点,胎儿头部衔接于骨盆的位置来确定胎位。
一般分为6个方位即左枕前(LOA),左枕横(LOT),左枕后(LOP),右枕前(ROA),右枕横(ROT),右枕后(ROP)。
面先露面先露同样是胎儿头部在子宫下方,臀在上的倒立姿势。但是是以胎儿颜面部衔接骨盆,以颏骨与骨盆的衔接来确定胎位。
一般分为6个方位即左颏前(LMA),左颏横(LMT),左颏后(LMP),右颏前(RMA),右颏横(RMT),右颏后(RMP)。
2臀位臀位是指胎儿在子宫内胎儿臀部朝下,头部在上,如同坐的位置。一般臀部先行进入骨盆,以骶骨为指示点,衔接于骨盆入口的各个方位来确定胎位。
一般也分6个方位,即骶左前(LSA),骶左横(LST),骶左后(LSP),骶右前(RSA),骶右横(RST),骶右后(RSP)。
3横位横位是指是胎儿以横躺着的姿势在骨盆入口上,因此无法使胎头入盆,一般肩部先露,以肩胛骨为指示点来确定胎位。
一般分4个方位,即肩左前(LScA),肩左后(LScP),肩右前(RScA),肩右后(RScP)。
4胎位不正常见的胎位异常有:臀位、横位、头位异常。一般只要按规定做产前检查,都可以发现。发现胎位不正后不必惊慌,做好措施一般可以调整过来。但如果接近生产时还是胎位不正(约5%),可寻求医师协助。横位胎儿必须剖宫产。
三、胎位分为哪几种
孕妇如果出现胎位不正是十分危险的,这样就会导致胎儿有生命危害。如果首先了解胎儿的胎位形式,那么就能很清楚地知道胎儿的胎位是否正常,那么,胎位分为哪几种?胎位不正的情况有哪些?一起来了解一下胎儿有哪几种正常的胎儿吧!
1、胎位的形式
(1)头位
头先露头位是指是胎儿在子宫内是头居下方,臀在上的倒立位置,是相对正常的胎位。头先露是指以枕骨为指示点,胎儿头部衔接于骨盆的位置来确定胎位。一般分为6个方位即枕左前(LOT),枕右前(ROA),枕左横(LOT),枕右横(R0T),枕左后(L0P),枕右后(R0P)。
(2)面先露
面先露同样是胎儿头部在子宫下方,臀在上的倒立姿势。但是是以胎儿颜面部衔接骨盆,以颏骨与骨盆的衔接来确定胎位。一般分为6个方位即左颏前(LMA),颏左横(LMT),颏左后(LMP),颏右前(RMA),颏右横(RMT),颏右后(RMP)。
(3)臀位
臀位是指胎儿在子宫内臀部超下,头部在上,如同端坐的位置。一般臀部先行进入骨盆,以骶骨为指示点,衔接于骨盆入口的各个方位来确定胎位。胎儿纵轴与母体纵轴相平行,以臀部先行进入骨盆入口的位置,称为臀位,也称”臀先露”。一般也分6个方位,即骶左前(LSA),骶左横(LST),骶左后(LSP),骶右前(RSA),骶右横(RST),骶右后(RSP)。
(4)横位
横位是指是胎儿以横躺着的姿势在骨盆入口上,因此无法使胎头入盆,一般肩部先露,以肩胛骨为指示点来确定胎位。胎儿纵轴与母体纵轴相垂直,以肩部先露于骨盆入口的位置,称为横位,也称“肩先露“。一般分4个方位,即肩左前(LScA),肩左后
(LScP),肩右前(RScA),肩右后(RScP)。
(5)胎位不正
常见的胎位异常有:臀位、横位、头位异常。一般只要按规定做产前检查,都可以发现。发现胎位不正后不必惊慌,做好措施一般可以调整过来。但如果接近生产时还是胎位不正(约5%),可寻求医师协助。横位胎儿必须剖宫产。
2、羊水过多的危害
羊水过多常伴随有母亲或胎儿的基础疾病存在,因此会对母亲和胎儿造成不利的影响。羊水过多会引起胎盘过度扩张,增加了产科并发症,如母亲呼吸困难、早产、胎膜早破、胎先露异常、脐带脱垂、产后出血、胎盘早剥、妊娠期高血压和尿路感染等。这些并发症的风险根据羊水过多的病因而不同。
除了可能在围产期影响母胎健康,羊水过多还会对儿童生长发育造成长期的影响。一项发表在儿科学杂志(Pediatrics)上的回顾性队列研究显示,通过超声证实的妊娠期羊水过多,不仅增加了剖宫产和巨大儿的风险,同时也使出生后胎儿畸形、遗传性疾病、神经功能异常、发育迟缓的风险明显增加。
四、胎位的种类有哪些
胎儿在子宫内的位置称为胎位。胎位是以母体骨盆与胎儿的先露部(先露出母体的部分)的关系为指示点而命名的,如胎儿头后部的枕骨位于母体骨盆的左前方,其胎位叫作枕左前位;胎儿枕骨位于母体骨盆的右前方,胎位即是枕右前位,以此类推。在母体骨盆前方的枕左前位和枕右前位为正常胎位,这种胎位进骨盆后所占的体积最少,容易顺利分娩。枕横位在临产早期尚属正常;如为持续性枕横位,则为胎位异常。其他胎位均属异常。
胎儿在母亲体内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成熟,大约在6周左右,就可在孕妇的腹部触摸到胎儿。
妊娠26周前因羊水相对较多,故胎位不固定,26周或以后可用手法来测定,共分四步:
(1)目的是检查子宫底部的胎位,检查者站在孕妇的右侧,双手在子宫底部交替活动,以了解胎位。胎头的特点为圆、硬、浮球感;臀位的特点较软、无浮球感、不很圆;有时有伸腿的动作。
(2)目的是检查子宫左、右两侧的胎位。以一手向对侧推孕妇的腹部,用另一手触摸胎儿部分,胎儿脊背为平坦面;再推向对侧腹部,换另一手触摸胎儿四肢及手、脚等不平坦部分。
(3)目的是查明耻骨联合上的胎儿部分是头或是臀。
(4)目的是查明胎儿的先露部是否已入骨盆,检查者面向孕妇的足部,以两手交替摸清先露部。
胎头朝上的臀位
胎头朝上,胎臀朝下的胎位叫做臀位。它属病理性胎位。
臀位儿的下肢可呈各种姿势:两下肢盘屈在臀部前方者,称其"全臀"或"完全臀位";两下肢直伸向头端者,称为"伸腿臀"或"单臀";胎儿一足或双足伸向母体阴道方向者,叫"足位"。
经产妇的腹壁松弛或羊水过多,胎儿在宫腔内可自由活动,易发生臀位;初产妇腹壁过紧,羊水少,子宫畸形,双子宫,均可影响胎儿的自然回转也可形成臀位;脑积水、无脑儿、前置胎盘、骨盆狭窄及骨盆肿瘤等影响胎头入盆等,也易形成臀位。
臀位分娩时,先娩出下肢及臀,胎体中最大,最重要的头部最后娩出,不像头位分娩时胎头经产道挤压可变长(变形),颅骨重叠缩小胎头体积,以利通过产道。在臀位分娩时则无此适应性变化。因此,同一骨盆,体重相同的头位儿可顺娩,若为臀位,胎头娩出时极有可能发生困难,尤其骨盆狭窄者,即便是胎臀与肩部娩出后,胎儿头部,尤其下额部也易卡在骨盆腔内,严重者活活将胎儿憋死。
臀位儿自然分娩的几率小,大多需助产人员将其牵出,助产过程中有发生胎儿肢体骨折、头颅骨折、颈椎脱位、脊髓损伤、窒息、颅内出血及吸入性肺炎的可能。
因此,妊娠期间应定期做产前检查,妊娠30周(7个半月)发现臀位,应及时纠正。
一般采取胸膝卧位的方法纠正。胸膝卧位时,孕妇应将前胸贴近床面,尽量抬高臀部,膝关节成90度角与床相接,晨起与睡前空腹时,各做15~20分钟。
经胸膝卧位姿势治疗1~2周后,胎位仍未转正时,可用针刺至阴穴(小脚趾甲缘外二分处)的方法转胎。如仍无效,也可在医生指导下,行手法转胎术——"外倒转术",经腹壁将胎头推向骨盆。待胎位矫正后,用腹带布将腹部包扎起来,以防胎儿再转位。外倒转术后,孕妇应认真自数胎动,若发现胎动极其活跃或胎动减少、变弱,均应立即就医。因在胎儿转位时,有可能将脐带绕在胎体某部,甚至勒住颈部,导致胎儿缺氧,出现胎动异常。
臀位经阴道牵引助产娩出者,发病率、死亡率都很高,如有下列指征者,应考虑剖宫产术。
骨盆狭窄,胎儿较大者;高年初产,胎儿珍贵者;软产道及子宫畸形者;早破水或产程进展缓慢者;产程中发现胎心变快、变慢、变弱或不规律,或脐带脱垂胎儿仍存活者;臀位胎儿之胎头极度仰伸——"望星式",如强行阴道分娩,可引起胎儿严重的脊髓损伤,故也以剖宫产为宜。
臀位孕妇临产后,要保证充足的休息,不要随意下床活动,特别是在破膜后,更要注意以避免脐带脱垂。
胎体纵轴与母体纵轴成直角者,医学上称之为横位。横位也属于一种病理性胎位。
横位而是由于骨盆狭窄,前置胎盘阻碍胎头入盆,或经产妇腹壁松弛,或马鞍形子宫、双胎等所致。
横位比臀位分娩的危险性还大,只有妊娠不足月的小活胎或已经浸软、折叠的死胎才有经阴道娩出的可能。否则,是无法经阴道生出来的。这好比拿着棍子过门口,门口虽宽,棍子虽细,只有顺着才能拿过去,如果横着拿,则棍子必卡在门框上,若强行通过时,则不是弄折棍子,就是撞破门框,"两败俱伤"。横位经阴道分娩的结局与此雷同,多发生母体子宫破裂与胎儿死亡。因此,横位为足月无畸形的活胎者,以剖宫产最为安全。
若横临产后,孕妇和家属坚持不同意剖宫产者,可在乙醚深度全麻下,行"内倒转术"——术者伸手入宫腔,牵出胎足,将胎儿转成臀位后助娩。
若产妇来院就诊时,胎儿已死,可行"断头术",先拉出胎身,然后再取出锯断的胎头。
横位者,尤其孕期未发现的"忽略性横位",产妇发生了宫破裂、大出血、感染及胎儿肢体娩出阴道外、脐带脱垂及死亡者发生率相当高,定期进行孕期检查,可避免上述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