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科普(西瓜介绍)
一、有关西瓜的资料
西瓜又名:夏瓜、寒瓜、青门绿玉房
科属分类
被子植物亚门、双子叶植物纲、葫芦目、葫芦科、西瓜属
一年生蔓性草本植物。果瓤脆嫩,味甜多汁,含有丰富的矿物盐和多种维生素,是夏季主要的消暑果品。西瓜清热解暑,对治疗肾炎、糖尿病及膀胱炎等疾病有辅助疗效。果皮可腌渍、制密饯、果酱和饲料。种子含油量达50%,可榨油、炒食或作糕点配料。
特性:西瓜主根系,主根深1米以上,根群主要分布在20厘米--30厘米的耕层内,根纤细易断,再生力弱,不耐移植。果实有圆球、卵形、椭圆球、圆筒形等。果面平滑或具棱沟,表皮绿白、绿、深绿、墨绿、黑色,间有细网纹或条带。果肉乳白、淡黄、深黄、淡红、大红等色。肉质分紧肉和沙瓤。
栽培:西瓜喜高温干燥气候。生长适宜温度25~30℃, 6~10℃时易受寒害。月平均气温在19℃以上的月份全年多于 3个月的地区才可行露地栽培。属长日照植物,喜强光,光饱和点为8万勒克斯。适宜干热气候,耐旱力强,要求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的砂质壤土。。
产地全国大部分地区均可栽培。山东省沂水县四十里铺、山东省莱西有大量栽培,莱西市河头店镇出产的南岚西瓜以瓤沙、味甜、水多、营养丰富而闻名。
用途西瓜果实为夏季主要水果。成熟果实除含有大量水分外,瓤肉含糖量一般为5~12%,包括葡萄糖、果糖和蔗糖。甜度随成熟后期蔗糖的增加而增加。不含淀粉,采后贮藏期间甜度会因双糖水解为单糖而降低。瓜子可作茶食,瓜皮可加工制成西瓜酱。在中医学上以瓜汁和瓜皮入药,功能清暑解热。
堪称瓜中之王,因在汉代时从西域引入,故称西瓜。西瓜亦属葫芦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非洲,目前除少数边远寒冷地区外,国内各地均有种植,果味甘甜而性寒。
西瓜是夏天的典型水果,也是夏季的主要水果,在炽热的夏日或气温闷热的热带夜晚,只要有冷冻的西瓜,便具有消除暑热的效果。
品种:西瓜以用不同,可分为三类:普通西瓜、瓜子瓜、小西瓜黑美人:椭圆形,瓜小,瓜皮纯黑色。无籽西瓜:圆形,瓜皮花条。花皮西瓜:椭圆形,瓜大,瓜皮浅绿和深绿相间。
挑选西瓜的技巧
【看】花皮瓜类,要纹路清楚,深淡分明;黑皮瓜类,要皮色乌黑,带有光泽。无论何种瓜,瓜蒂、瓜脐部位向里凹入,藤柄向下贴近瓜皮,近蒂部粗壮青绿,是成熟地标志。【摸】用拇指摸瓜皮,感觉瓜皮滑而硬则为好瓜,瓜皮粘或发软为次瓜。【掂】成熟度越高地西瓜,其份量就越轻。一般同样大小的西瓜,以轻者为好,过重者则是生瓜。【听】将西瓜托在手中,用手指轻轻弹拍,发出“咚、咚”地清脆声,托瓜的手感觉有些颤动,是熟瓜;发出“突、突”声,是成熟度比较高地反映;发出“噗、噗”声,是过熟地瓜;发出“嗒、嗒”声地是生瓜。
挑选西瓜的误区
1、听声音:一般人认为,听声音,就可以挑出好西瓜。各种类型地西瓜都可以通过听来选择。其实,不同的西瓜因为皮地厚薄,韧脆而会有不同地声音。
2、看瓜底子:一般人认为,瓜底黄了,就一定是熟瓜。其实有时种地时候因为瓜底不见光,所以,可能在三、四分熟地时候,已经黄了
挑选西瓜的正确方法:
1、选择优质地品种:市面上西瓜比较多地,小西瓜有小兰、黑美人,中型西瓜有8424、8714等,大型西瓜一般沿海较少食用了。买瓜地时候来指定品种或许可以收到意想不到地效果。
2、听声音:小西瓜目前花皮地一般都是皮比较脆地,如果听到比较清脆地声音地即可,比较蒙地可能就不熟了。而其他皮色地如黑美人等,因为皮比较厚,听起来就要蒙一点,如果听起来象冬瓜一样肯定不熟了
3、看皮色:一般来讲,成熟地西瓜一般是比较光滑,有光泽地,如果你看上去还有刚毛,那就说明这个瓜地熟度可能就不够了
4、看花纹:花皮瓜成熟后,花纹一般能散开,如果还是紧紧地,那就不行了。
5、看瓜蔓:现在地瓜农为了显示瓜地美观,一般会留瓜蔓销售,只要看生瓜地那节地卷须如果发焦了,那就可以。如果没有,那它地熟度就还差点了。
清凉不油腻,西瓜入味,卤肉松软。
有关西瓜的生活常识
我国目前的西瓜产地分为南北二地,南方以海南岛为主要产区,海南岛依其独有的气候一年四季均盛产西瓜。北方以湖北为西瓜主要的产区,主要集中襄樊的宜城市地区。宜城市出产的“流水牌西瓜”经过十多年的品牌推广流水西瓜已经是全国闻名的一个西瓜品牌,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好评。
二、西瓜介绍
西瓜(学名:Citrullus lanatus,英文:Watermelon),属葫芦科,原产于非洲。西瓜是一种双子叶开花植物,形状像藤蔓,叶子呈羽毛状。它所结出的果实是假果,且属于植物学家称为假浆果的一类。果实外皮光滑,呈绿色或黄色有花纹,果瓤多汁为红色或黄色(罕见白色)。
形态特征
一年生蔓性草本植物。瓜瓤脆嫩,味甜多汁,含有丰富的矿物盐和多种维生素,是夏季主要的消暑果品。西瓜清热解暑,对治疗肾炎、糖尿病及膀胱炎等疾病有辅助疗效。果皮可凉拌、腌渍、制蜜饯、果酱和饲料。种子含油量达50%,可榨油、炒食或作糕点配料。
特性
西瓜各类照片(20张)西瓜主根系,主根深度在1米以上,根群主要分布在20厘米--30厘米的根层内,根纤细易断,再生力弱,不耐移植。幼苗茎直立,4~5节后间伸长,5~6叶后匍匐生长,分枝性强,可形成3~4级侧枝。叶互生,有深裂、浅裂和全缘。雌雄异花同株,主茎第3~5节现雄花,5~7节有雌花,开花盛期可出现少数两性花。花冠黄色。子房下位,侧膜胎座。雌雄花均具蜜腺,虫媒花,花清晨开放下午闭合。果实有圆球、卵形、椭圆球、圆筒形等。果面平滑或具棱沟,表皮绿白、绿、深绿、墨绿、黑色,间有细网纹或条带。果肉有乳白、淡黄、深黄、淡红、大红等色。肉质分紧肉和沙瓤。种子扁平、卵圆或长卵圆形,平滑或具裂纹。种皮白、浅褐、褐、黑或棕色,单色或杂色。种子千粒重大籽类型100克~150克、中籽类型40克~60克、小籽类型20克~25克。子瓜类型145克~200ke
用途
西瓜果实为夏季主要水果。成熟果实除含有大量水分外,
在瓜藤上的西瓜(17张)瓤肉含糖量一般为5~12%,包括葡萄糖、果糖和蔗糖。甜度随成熟后期蔗糖的增加而增加。不含淀粉,采后贮藏期间甜度会因双糖水解为单糖而降低。瓜子可作茶食,瓜皮可加工制成西瓜酱。在中医学上以瓜汁和瓜皮入药,功能清暑品种:西瓜以用不同,可分为三类:普通西瓜、瓜子瓜、小西瓜。西瓜——又叫水瓜,寒瓜,夏瓜,因在汉代从西域引入,故称“西瓜”。西瓜味道甘甜多汁,清爽解渴,是盛夏的佳果,既能祛暑热烦渴,又有很好的利尿作用,因此有“天然的白虎汤”之称。西瓜除不含脂肪和胆固醇外,几乎含有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是一种富有营养,纯净,食用安全的食品。
编辑本段名称溯源
西瓜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西瓜产地,但关于西瓜的由来,说法不一。有介绍说西瓜在神农尝百草时发现,原名叫稀瓜,意思是水多肉稀的瓜,但后来传着传着就变成了西瓜。另一种说法是并非源于中国,于西域传来,故名西瓜。早在四千年前,埃及人就种植西瓜,后来逐渐北移,最初由地中海沿岸传至北欧,而后南下进入中东、印度等地,四五世纪时,由西域传入中国,所以称之为“西瓜”。据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农政全书》记载:“西瓜,种出西域,故之名。”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按胡娇于回纥得瓜种,名曰西瓜。则西瓜自五代时始入中国;今南北皆有。”这说明西瓜在中国的栽培已有悠久的历史。
三、关于西瓜的资料 西瓜的介绍
1、又名:夏瓜、寒瓜、青门绿玉房。被子植物亚门、双子叶植物纲、葫芦目、葫芦科、西瓜属。
2、一年生蔓性草本植物。果瓤脆嫩,味甜多汁,含有丰富的矿物盐和多种维生素,是夏季主要的消暑果品。西瓜清热解暑,对治疗肾炎、糖尿病及膀胱炎等疾病有辅助疗效。果皮可腌渍、制密饯、果酱和饲料。种子含油量达50%,可榨油、炒食或作糕点配料。
3、特性:西瓜主根系,主根深1米以上,根群主要分布在20厘米--30厘米的耕层内,根纤细易断,再生力弱,不耐移植。果实有圆球、卵形、椭圆球、圆筒形等。果面平滑或具棱沟,表皮绿白、绿、深绿、墨绿、黑色,间有细网纹或条带。果肉乳白、淡黄、深黄、淡红、大红等色。肉质分紧肉和沙瓤。
4、栽培:西瓜喜高温干燥气候。生长适宜温度25~30℃, 6~10℃时易受寒害。月平均气温在19℃以上的月份全年多于 3个月的地区才可行露地栽培。属长日照植物,喜强光,光饱和点为8万勒克斯。适宜干热气候,耐旱力强,要求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的砂质壤土。。
5、产地全国大部分地区均可栽培。山东省沂水县四十里铺、山东省莱西有大量栽培,莱西市河头店镇出产的南岚西瓜以瓤沙、味甜、水多、营养丰富而闻名。
6、用途西瓜果实为夏季主要水果。成熟果实除含有大量水分外,瓤肉含糖量一般为5~12%,包括葡萄糖、果糖和蔗糖。甜度随成熟后期蔗糖的增加而增加。不含淀粉,采后贮藏期间甜度会因双糖水解为单糖而降低。瓜子可作茶食,瓜皮可加工制成西瓜酱。在中医学上以瓜汁和瓜皮入药,功能清暑解热。
7、堪称瓜中之王,因在汉代时从西域引入,故称西瓜。西瓜亦属葫芦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非洲,目前除少数边远寒冷地区外,国内各地均有种植,果味甘甜而性寒。
四、关于西瓜的资料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西瓜产地,但关于西瓜的由来,说法不一。有介绍说西瓜在神农尝百草时发现,原名叫稀瓜,意思是水多肉稀的瓜,但后来传着传着就变成了西瓜。另一种说法是并非源于中国,于西域传来,故名西瓜。早在四千年前,埃及人就种植西瓜,后来逐渐北移,最初由地中海沿岸传至北欧,而后南下进入中东、印度等地,四五世纪时,由西域传入中国,所以称之为“西瓜”。据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农政全书》记载:“西瓜,种出西域,故之名。”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按胡娇于回纥得瓜种,名曰西瓜。则西瓜自五代时始入中国;今南北皆有。”这说明西瓜在中国的栽培已有悠久的历史。埃及栽培西瓜已有五六千年的历史。过去,有人引宋代欧阳修《新五代史·四夷附录》说:五代同州郃阳县令胡峤入契丹“始食西瓜”,“契丹破回纥得此种,以牛粪覆棚而种,大如中国冬瓜而味甘”,“周广顺三年(953)……峤归”。于是,西瓜从五代时由西域传入中国的说法,似乎成了定论。近年报刊上谈论西瓜的文章多持此说。1981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学生课外读物《衣食住行史话》中就有“西瓜始于五代”一节。其实,这种说法并不确切。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指出:西瓜又名寒瓜。“陶弘景(南北朝时人)注瓜蒂言永嘉(晋怀帝年号)有寒瓜甚大,可藏至春音,即此也。盖五代之先瓜种已入浙东,但无西瓜之名,未遍中国尔。”《南史·滕昙恭传》说,昙恭“年五岁,母杨氏患热,思食寒瓜,土俗所不产。昙恭历访不能得,衔悲哀切。俄遇一桑门问其故,昙恭具以告。桑门曰:‘我有两瓜,分一相遗。’还以与母,举室惊异,寻访桑门,莫知所在”。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卷十九记载隐侯(沈约)的《行园》诗云:“寒瓜方卧垅,秋蒲正满陂。紫茄纷烂熳,绿芋都参差。”从诗中谈到寒瓜卧垅的时节看,正跟西瓜相符。另外,旧北京曾称先上市的西瓜为“水瓜”,后上市的为“寒瓜”;今访老农,也说晚西瓜确有“寒瓜”一称。看来,上述文献资料可以和李时珍的说法相印证。然而,李时珍的说法几百年来似乎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1976年,广西贵县西汉墓椁室淤泥中曾发现西瓜籽;1980年,江苏省扬州西郊邗江县汉墓随葬漆笥中出有西瓜籽,墓主卒于汉宣帝本始三年(前71年)。这就无可辩驳地证明了李时珍记载的可靠性。西瓜,顾名思义,是西域传来的瓜。五代以前,既然它已经传入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却又不叫西瓜,而因其性寒解热,称寒瓜。因此,西瓜是从西域传入中国的说法似有疑问。那么,它是从什么路线传入中国的呢?推测它是由“海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汉武帝曾派“译长”,募商民,携丝绸,乘海船去西方国家“市明珠、璧流离、奇石、异物。海船从雷州半岛启航,沿北部湾西岸和越南沿海航行,绕过越南南端金瓯角,再沿暹罗湾,顺马来半岛海岸南下,到达新加坡,又西折,穿越马西瓜
六甲海峡,沿孟加拉湾到达已程不国,“汉之译使自此还矣”(《汉书·地理志》);这条海道,就是所谓的“海上丝绸之路”。“已程不国”是今天的什么地方呢,多数学者认为是斯里兰卡,也有人说是非洲东部的阿比西尼亚。无论哪种说法对,都说明汉武帝时代中国和非洲交通的海路已经打开了。因为在汉代,阿拉伯人已经掌握了印度洋上信风的秘密,能够东西穿航印度洋。这样,斯里兰卡和南洋群岛完全有可能成为中国和非洲交通的中转站。非洲的西瓜可以经过斯里兰卡或南洋群岛再传入中国。广西和江苏汉墓出土的西瓜籽,就是海上丝绸之路沟通中非文化交流的佐证。另外,据1959年2月24日《光明日报》报道:在浙江杭州水田畈新石器时代遗址中也曾发现过西瓜籽。如果这个考古收获确实可靠的话,中国有西瓜的历史至少在四千年以上,而且西瓜原产非洲的说法,又另当别论。西瓜为葫芦科Cucurbitaceae植物西瓜Citrullus Lanatus Matsum. et NAKAI的果实。陶弘景注本草时在瓜蒂一项,曾提到「永嘉有寒瓜甚大,可藏至春者。李时珍认为这就是西瓜,又说在五代之前,瓜种已入浙东,但无西瓜之名,因其未遍及中国的缘故。按《胡峤陷虏记》记载:峤征回纥,得此种归,名曰西瓜,则西瓜自五代时始入中国,今则南北皆有。因性寒而名寒瓜,因自西来而呼西瓜。西瓜之名出自元、明间的《日用本草》、《食疗本草》等古籍,而西瓜在五代引种中国,当初称为寒瓜,是否又名水瓜、夏瓜、青登瓜,则有待考证。西瓜品种很多,不只现代,古代其皮色即分青、绿,其瓤则有红、白品种,其种子有黄、红、黑、白色等品系,现在西瓜品类更无可计数了。西瓜藤
西瓜果皮、果肉、种子都可食用、药用。籽壳及西瓜皮制成“西瓜霜”专供药用,可治口疮、口疳,牙疳,喉蛾(急性咽喉炎),及一切喉症。西瓜果肉(瓤)有清热解暑、解烦渴、利小便、解酒毒等功效,用来治一切热症、暑热烦渴、小便不利、咽喉疼痛、口腔发炎、酒醉。西瓜皮用来治肾炎水肿、肝病黄疸、糖尿病。西瓜子有清肺润肺功效,和中止渴、助消化,可治吐血、久嗽。籽壳用来治肠风下血、血痢。《本经逢原》记载:西瓜能引心包之热,从小肠、膀胱下泻。能解太阳、阳明中暍及热病大渴,故有天生「白虎汤」之称,白虎汤为汉伤寒论方,功能清热生津,解渴除烦,即指西瓜皮与其同功之喻。而春、夏伏气发瘟热,觅得隔年收藏者啖之,如汤沃雪。